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拓宽其知识视野与成长空间,7月,烟育菏梦支教队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综合文化站开展支教活动。此次活动以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多样化课程设置,为当地儿童提供学习与实践平台,得到鱼山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及周边村民的支持与认可。
活动筹备阶段,烟育菏梦支教队与鱼山镇综合文化站密切沟通,站长积极协调,提供场地及必要教学设施,并协助团队了解当地儿童学习需求与生活状况,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7月10日至11日,支教队面向附近村庄招生,村民们踊跃为孩子报名,最终数30名不同年龄段儿童参与此次支教活动。
7月12日,支教活动正式启动,至7月24日结束。期间,烟育菏梦支教队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物理实验、编程、手工、体育、美术、传统文化等特色课程,并同步开展作业辅导,覆盖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品德塑造等多个方面。
物理实验课上,队员们以“探索科学奥秘”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制作竞速小车和飞天火箭。课堂上,队员用简单语言讲解相关原理,发放材料包,指导孩子们按步骤组装。从调整车轮间距到固定火箭箭体,孩子们专注投入,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在尝试与调整中完成作品。看到自己制作的小车滑行、火箭“升空”,孩子们倍感兴奋与自豪。该课程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孩子们制作竞速小车。李健哲 供图
编程课以基础C语言为教学内容,契合儿童认知水平。队员从认识简单代码入手,通过趣味案例引导孩子们理解指令与操作的对应关系。手工课聚焦传统技艺传承,以剪纸艺术为核心,让孩子们体验传统剪纸的魅力。队员带来红色窗花样本,讲解剪纸基本手法与对称原理,示范剪制步骤。孩子们拿起剪刀与红纸,在队员指导下小心翼翼裁剪,一张张红纸在指尖变成精美作品。制作红色窗花时,队员结合剪纸内容讲述红色文化故事,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技艺的同时,加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图为孩子们在支教队员的指导下学习窗花的基础折法。李健哲 供图
体育课上,“跳大绳”深受孩子们喜爱。随着绳子快速摆动,孩子们依次跃入、跳出,欢声笑语回荡在文化站院子里。这一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在协作中体会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培养了集体意识与沟通能力。美术课以“我最崇敬的人”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心中的榜样。队员巡回指导,帮助完善构图与色彩搭配。作品完成后,孩子们主动展示画作,讲述背后的故事,在分享中进一步明确榜样的力量,树立向优秀人物学习的意识。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以“我最崇敬的人”为主题的画作。李健哲 供图
传统文化课上,队员围绕“传统美德”展开教学,选取“孝亲敬长”“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贴近生活的主题,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解读民间谚语、分析生活案例等方式,让孩子们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课堂上,队员引导孩子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身边的美德故事,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美德的认知。孩子们表示,要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团结同学,将传统美德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图为支教队员邀请鱼山镇宣传委员为孩子们讲解传统美德。李健哲 供图
作业辅导是此次支教活动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学习需求,队员采取分组辅导方式,帮助他们解决暑假作业中的难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队员耐心讲解知识点,通过举例说明、反复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效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拓展思维,完成难度适中的拓展练习。队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孩子们的信任,也让家长们倍感放心。
7月24日,支教活动圆满结束。此次烟育菏梦支教队的支教活动,不仅为鱼山镇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通过特色课程的开展,孩子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动手、逻辑思维、协作等多方面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与榜样意识。同时,此次活动也为支教队员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在服务乡村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