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红色基因,点亮科技梦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科普益课”与“常青数”实践团赴金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7月8日,科普益课实践团与“常青数”实践团联合行动,在金寨县开展“红色教育+科普实践”主题的三下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刘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刘梦莎、23级辅导员王龙虎共同参与并指导了此次活动,全体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清晨,科普益课实践团与“常青数”实践团成员共同集合出发,怀着崇敬的心情奔赴金寨县烈士纪念场所。抵达后,大家沿着广场的台阶缓缓上行,每一段台阶都藏着特殊的历史密码。刘洪老师驻足讲解:“眼前这59级台阶,象征着从金寨走出的59位开国将军,他们在战火中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他又简要提及其余台阶的意义:“旁边的25级台阶对应着在这里组建的红25军,而10级台阶则铭记着十万金寨儿女参军报国、为国捐躯的壮烈历史。”

  登上台阶顶端,高达24米的烈士纪念塔巍峨矗立。刘洪老师介绍,塔高24米是为纪念金寨1924年建立党组织,那是革命火种在这片土地点燃的开端。随后,成员们走进烈士纪念碑、洪学智烈士纪念馆、红军纪念堂,泛黄的照片、斑驳的实物与台阶的历史寓意相互呼应,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

  (图为刘洪老师讲解碑文 彭丽媛通讯员摄)

  参观中,刘洪老师深情讲述金寨作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故事,引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话语,让大家深刻体会当地人民的革命牺牲与奉献。谈及红色歌曲时,他还现场哼唱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悠扬旋律仿佛带回军民同心的岁月。

  全体成员在纪念场所前合影留念后返程,红色精神的种子已在每个人心中扎根。

  (图为“科普益课”实践团和“常青数”实践团集体合照 周欣叶通讯员摄)

科普课堂开课,点燃科学火花

  午后,科普益课实践团集结完毕,前往金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科普课堂。

  课堂围绕趣味科学实验与科技小知识展开,李铭捷和徐钰涵通过生动讲解、现场演示、互动实验,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小朋友能理解的趣味体验。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始终保持与小朋友的高频互动,几乎每讲解一个知识点,就会抛出诸如“大家知道电流是怎么‘跑’起来的吗?”“机器人的‘大脑’藏在哪里呀?”之类的问题。话音刚落,孩子们便齐刷刷地举起小手,有的急得站起来喊“我知道”,有的踮着脚挥舞手臂,教室里满是此起彼伏的回应声,举手的身影连成一片。每当有小朋友起身回答,成员们就会立刻送上书签、钥匙扣、便利贴等小奖品,拿到奖品的孩子笑得格外灿烂,没被点到的则更踊跃地举手,整个课堂热情高涨,氛围热烈。

(图为课堂现场 周欣叶通讯员摄)

  (图为小朋友上台画图展示 吴克荣通讯员摄)

  互动间隙,结合此前讲解的电子元件知识,成员们给小朋友们分发了A4纸和彩笔,邀请大家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电源、电容、电阻等。孩子们发挥想象,用鲜艳的色彩勾勒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电子零件”,有的给电阻画上螺旋纹,有的给电容添上“小翅膀”,童趣满满的作品让课堂更添活力。随后,在热烈的氛围中,成员们随机抽取了5位小朋友上台,让他们在画板上画出“拥有神奇功能的智能车”。孩子们纷纷动笔,有的给车加装喷气式装置,骄傲地说这是“大运汽车”,每小时能跑200公里;有的给车子画上翅膀,说要让它像小鸟一样飞起来避开堵车,天真创意引得台下阵阵欢呼。

  智能车模型操作体验环节备受期待。成员们先演示小车遇障碍物自动转弯的功能,用“眼睛”“大脑”的比喻讲解超声波传感器和单片机的原理,随后让孩子们分组操作,在指导下调试方向、观察避障,活动中心里满是欢声笑语。

  (图为科普益课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讲解智能车原理 彭丽媛通讯员摄)

架起科普之桥,共筑成长之路

  体验环节结束后,科普益课实践团与金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了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活动中心主任张贤芳、副主任张琦共同出席本次仪式,科普益课实践团成员代表陈胜杰与张琦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周欣叶通讯员摄)

  张贤芳在仪式上表示:“此次与科普益课实践团的合作,为我县青少年科普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实践团带来的趣味课程和互动体验,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启蒙’。期待以签约授牌为起点,通过常态化合作让更多孩子爱上科学、探索科学。”

  陈胜杰也在仪式上发言:“感谢金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信任与支持。作为‘三下乡’实践团队,我们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带来更多优质科普资源,让科学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图为科普益课实践团集体合照 周欣叶通讯员摄)

  此次金寨之行,作为“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站,两团成员在红色教育中共同汲取了奋进力量,科普益课实践团更以专业所长播撒了科学种子。大家纷纷表示,将把红色基因融入青春担当,以“三下乡”实践为纽带,持续用知识服务基层,让青春在扎根大地的奉献中绽放绚丽光彩。

 

作者:吴克荣 来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