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踏寻非遗路,共话传承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云南农业大学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10日至14日赴西双版纳开展实践活动,在这片多彩土地上留下青春奋斗足迹。
  7月10日,实践团首站抵达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系统了解傣族、哈尼族等多民族的历史变迁、生产生活习俗及文化艺术成就,开启民族文化交融感知之旅。随后到哈尼康帛,在州级非遗传承人二艳的妈妈和县级非遗传承人二艳的指导下尝试纺线、手搓葛根等工序,深刻认识到非遗保护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智慧。(图1:实践团成员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参观学习,拍摄者:王景勐;图2:实践团成员在哈尼康帛参观学习,拍摄者:金冬梅)
  
  图1
  
  图2
  
  次日,团队前往西双版纳解放纪念碑,怀着崇敬聆听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在曼听御花园领略傣族文化与命运共同体。通过观看《远方的家·畅游边疆》《畅游边疆(10)》,进一步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感悟。(图3:实践团成员在解放纪念碑前合影,拍摄者;黄润宇;图4:实践团成员在主题教育馆前合影,拍摄者:苏倩)
  
  图3
  
  图4
  
  7月12日,团队探访非遗“傣纸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在县级传承人玉康坎老师带领下,沉浸式体验构树皮蒸煮软化、手工捶捣成浆、竹帘抄纸等核心工艺。遇骤雨时,与云南大学实践团队在傣楼避雨相遇,两校青年围绕“傣纸技艺的当代保护与创新应用”热烈讨论,均表示要用青年视角讲好傣纸故事,让古老技艺焕发新彩。(图5:实践团成员体验抄纸工艺;图6:两校师生与玉康坎老师交流学习,拍摄者:浦仕玲)
  
  图5
  
  图6
  
  7月13日,实践团走进傣族章哈传习所,国家级传承人玉叫老师简单讲述了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并讲解章哈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表演形式。成员苏倩在日志中写道:“章哈不仅是歌谣,更是傣族语言、文学与伦理道德的活态传承。”实地采访让团队更明确非遗保护对维系民族精神纽带的重要性。(图7:玉叫老师带领参观传习所,拍摄者:陈翼航;图8:玉叫老师为农大师生演绎了一段,成员认真聆听,拍摄者:金冬梅)
  
  图7
  
  图8
  
  7月14日,团队专访阿卡然说三,聆听边疆民族奋斗史。阿卡然说三寄语青年:“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扎根乡土,更要读懂这片土地的文化密码。”在勐混镇,实践团开展民生调研与田野考察,与村民面对面访谈,记录边境民族村寨发展需求,形成多份乡村产业调研报告,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图9:实践团成员在勐混镇曼冈村寨与村民交流,拍摄者:岩应坎)
  
  图9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搭建高校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桥梁,让青春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云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特色民族,情系家乡”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情系特殊儿童 爱筑成长梦想 —— 保定学院三下乡团队携手儿童福利院,共筑爱心之旅
  • 风自茶山来,故事驻心间
  • 风自茶山来,故事驻心间
  • 七月中旬“茶研阅社”突击队翻山越岭来到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微风带着茶香吹过岭南的群山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即将走向尾声这是一段旅程的终
  • 07-23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足下无坦途,体育凝劲骨
  • 苏州大学学子三下乡:彩虹桥连“欣”与“辛”,开学一课润童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