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技术,做时间的主人
善用技术,做时间的主人
技术发展,人获得了掌控时间的能力,令人可喜;技术飞速前进,人却成为时间的仆人,令人唏嘘。同为利用技术,而人与时间竟主客颠倒,令人不禁想问:人应如何利用技术,应如何对待时间?我则认为,当今社会,技术蓬勃法扎安,吾辈青年应善用技术,掌控时间,做回时间的主人。 技术发展,人通过技术更好的掌控时间,此为技术之利。灯泡的发明,让黑夜不再漆黑,人获得了掌控夜晚时间的能力;轻轨列车的发明,让远方不再遥远,人获得了掌控路途时间的能力;相机技术的出现,让易逝的瞬间长存,人甚至获得了定格时间的能力。技术的发展,带走了山高水长、车遥马慢,人得以掌控曾经极易浪费的时间。如此观之,技术助人掌控时间,利处多多。 然而技术发展却使当今社会上的许多人成为了时间的仆人,此又为技术之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可社会的时钟亦被加速了,连同“车遥马慢的时间”一起被带走的,是过去悠悠岁月中人的悠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当时间的量度已经变成毫秒,社会对于“效率”的强烈追求甚至盲目追求已经尽数体现。社会使然,于是便推赶着当代人使出浑身解数追赶被加速的时间。为了追赶时间,我们不得不为“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愧疚,不得不出卖“星辰辰大海”的理想来充分发挥每一刻的价值。“既自以心为形役”,我们则为“时间”所役,成为时间的仆人。在高速高效的技术催化下,我们丧失了慢下来感受当下的能力,追不上城市高速的时间进程,“返乡潮”被迫出现。如此看来,技术将人变成以时间为主轴运转的机器,贻害亦无穷。 同为技术,既有“助人掌握时间”之利,同时又有“使人受控于时间”之害,何也?实际上,技术为人所发明本无利害,人如何利用技术,以扬其利避其害,才是问题的关键。由此得之,人当善用技术,用技术赋能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不当“仆人”,而做“主人”;不被时间控制,而掌控时间。掌控时间,不意味着肆意挥霍时间,而是将时间分配给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让自己能够在时间中收获。古籍修复师被称作“时间的匠人”,随着修补技术的发展,他们勇于展开、修复残卷废片的时间少了,而将多出的时间用于古籍的推究校正,以充分复原古籍本身以及古籍的内容意蕴。也许修复一本古籍的时间并没有显著缩短,但却让时间意义最大化,这即是掌控了时间,主宰了时间。 青年,当此快而急的社会,且不妨暂时停下追赶时间的脚步,以沉淀自身,用技术为生命赋能,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成为时间的主人。 善用技术之力,人依旧是时间渡轮的掌舵人。
作者:刘雅茹,任洋洋,陶春宇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