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势如虹,“排” 出精彩 —— 我校气排球比赛圆满落幕​
秋日的阳光透过体育馆的玻璃窗,洒在橙黄色的气排球场上,跳跃的光影与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交织成青春的乐章。10月15日至22日,我校“青春杯”气排球比赛在此火热进行,来自全校16个院系的24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商学院代表队摘得桂冠,用默契的配合与顽强的拼搏诠释了“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
筹备:搭建赛场,凝聚期待
为推动校园排球运动发展,丰富师生课余生活,校工会与体育教学部联合筹备此次赛事。赛事组委会提前两周完成场地布置,将体育馆内的4片标准气排球场翻新画线,配备专业裁判12名、记分员8名,并为各参赛队准备了统一的运动护具与饮用水。赛前召开的领队会议上,裁判长详细解读竞赛规则,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原则,各队代表在抽签环节便已摩拳擦掌,对即将到来的比拼充满期待。
化学与材料学院的队长周同学在赛前训练时说:“我们队从九月就开始备战,每天傍晚的球场训练已成常态,队友们从互不熟悉到配合默契,这段时光本身就是珍贵的收获。”
开赛:哨声响起,激战打响
10月15日上午9时,开幕式简短而热烈。校工会主席宣布比赛开幕后,首场对决在卫冕冠军法学院与医学院之间展开。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医学院队员率先发球,白色的气排球在空中划出弧线,法学院队员精准垫球回击,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看台上,各院系的啦啦队举着标语牌呐喊助威,“法学院,加油!”“医学院,必胜!”的口号声震耳欲聋。
小组赛采用单循环制,24支队伍分为4个小组,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文学院与历史学院的“文科德比”成为首轮焦点,两队队员虽以女生为主,却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历史学院的李同学一记漂亮的扣杀得分后,与队友击掌庆祝,她笑着说:“谁说文科生只会读书?我们的排球技术也不差!”经过三天的比拼,8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八强。
赛事:巅峰对决,亮点纷呈
淘汰赛阶段的比赛愈发激烈,每一分的争夺都牵动着在场观众的心。四分之一决赛中,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上演“黑马之战”。计算机学院作为本届赛事的黑马,曾以3:0横扫上届亚军,但面对商学院的严密防守,始终难以突破防线。关键的第五局,商学院队长王同学凭借一记精准的吊球打破僵局,最终以15:13险胜晋级。
半决赛中,教育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的对决堪称“耐力考验”。两队实力相当,前四局战成2:2平,第五局更是从10平僵持到14平。教育学院的张同学在救起一个界外球时不慎摔倒,简单处理后立刻重返赛场,她的坚持让队友备受鼓舞,最终以16:14艰难取胜。场边观众自发起身鼓掌,为这份顽强拼搏的精神喝彩。
决赛当日,商学院与教育学院的较量将赛事推向高潮。商学院凭借灵活的战术与稳定的发挥先胜两局,教育学院并未气馁,调整阵形后连扳一局。第四局中,双方比分紧咬至20平,商学院队员顶住压力,连续两次拦网得分,最终以22:20锁定胜局,捧起冠军奖杯。
瞬间:赛场内外的温情与力量
赛场上的激烈对抗之外,更多温情瞬间令人动容。数学学院队员在对手受伤时主动暂停比赛,协助医护人员处理伤口;半决赛结束后,失利的外国语学院队员向教育学院送上祝贺,两队互相拥抱合影;裁判长在每场比赛后都会耐心讲解争议判罚,用专业态度赢得各队尊重。
最感人的一幕出现在季军争夺战的赛后——物理学院的替补队员们集体向主力队员鞠躬,队长哽咽道:“没有大家的陪练,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这一幕被在场的摄影爱好者拍下,发布到校园公众号后,收获了上千个点赞。
落幕:不止胜负,更是成长
10月22日下午,闭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商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分获冠亚季军,法学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在总结时说:“气排球比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团队精神的试炼。我们看到了队员们的汗水与坚持,也看到了校园里最动人的互助与友爱。”
比赛结束后,许多队员仍在球场上交流技巧,交换联系方式。文学院的刘同学在朋友圈写道:“胜负之外,更难忘队友递来的矿泉水、对手伸出的援手,这才是体育的真谛。”夕阳下,空荡荡的球场渐渐安静,但那些关于团结、拼搏与友爱的故事,已成为这个秋天最温暖的校园记忆。
校园生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