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 “郁闷”一词充斥校园
在别人眼里,大学生应该是健康、快乐的群体,但是他们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科学院社会学系的大三学生臧玲对南京某大学800名本科生的一次心理压力的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77.81%的大学生感到了压力存在,而其中更有13.04%的大学生声称:他们正在经历着很大或极大的压力。
调查现状:“郁闷”一词充斥校园
今年还是大三学生的臧玲,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就业问题扑面而来,压力已在无形中存在,而周围的学生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压力,臧玲说“郁闷”一词成了学校里最常见的词汇。
记者在某大学的网站上看到学生发的帖子,总是能见到郁闷这个字眼:“最近总是很郁闷,如何才能不郁闷?完了我又郁闷了。”而一项关于高校流行语的调查中也表明“郁闷”一词雄踞高校流行语榜首。臧玲说,学生在使用郁闷这个词的时候,代表着不同的心情:有时代表不悦,有时代表倒霉,有时代表压力,有时甚至是话语的“条件反射”。
为了解大学生的压力现状,臧玲在大学生中间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798份,调查了363位男生,435位女生。结果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着压力,不过压力水平在“有点压力”和“有些压力”之间的占77.81%,但是也有13.0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压力很大和压力极大,这部分人压力感已超出了常规。臧玲说虽然这个数据还不足以代表南京整体大学生的普遍状况,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调查报告一:压力随着年级增长
根据臧玲的调查,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是普遍感到了更大的压力,一年级学生对压力的分寸掌控得相对较好,因为他们才刚刚步入大学校门,还带有某种高考成功带来的优越感。而四年级的学生压力感最大,尤其是有极大压力感的人群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他们面临着的压力困扰包括择业与就业的彷徨、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爱与性的困扰。
调查报告二:农村女生压力最大
大学生的压力感还具有明显的性别和生源地的区分,过去一直认为女生是“抗压动物”,但在此次调查中,女生的压力感却明显大于男生,而农村学生的压力感也要比城市学生强烈得多,臧玲分析说,这可能与社会对女生的要求比以往提高,同时社会机会的平等不足,而女生情感细腻、依赖性较重有关,而经济条件、社会交往的障碍甚至“方言”问题,也让农村学生不如城市学生自信。
调查报告三:压力来自三大方面
臧玲告诉记者,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学业的困扰、社交的恐惧以及就业的焦虑是造成在校大学生压力的三大问题,而且越临近毕业,就业的焦虑就越加明显,而更让她担心的是,可能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把自己的“困惑”真实地表达出来。
无论如何,心理压力的存在已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规模,臧玲说,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学生和学校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调节,则会有利于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后果严重。她说有困扰的学生要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同时要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有助于发挥潜能,学会放松自己,而高校则应该组织更丰富的业余活动,同时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该有更强的心理咨询知识,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心理疏导平台。
时间:2020-03-30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大学生为何不愿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 狐狸见自己确实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来,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说:“这些葡萄根本没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