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性”相当谨慎
南开大学一个学生课题组近日发布了一项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性持谨慎态度。面对婚前性行为,近六成大学生选择了“不能接受”或者“尽可能理性避免”的答案。
大学生大多对“性”相当谨慎
南开大学这份调查由不同院系多名学生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他们以天津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涉及性知识、性爱观、同居、非婚性行为等话题。
当被问及“您在恋爱中能接受的最高程度的亲密行为”时,选择亲吻、拥抱、爱抚等非直接性交行为的男性比重为54.41%,女性为74.49%。4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周边的同辈个体已经有60%以上与异性有了接吻行为,6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同辈个体中曾经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在40%以下。对同性之间“任何过分的亲昵行为都无法接受”的大学生占34%。
课题组认为,大学生群体对于“性”与“爱”关系的看法较为理性,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性”相当谨慎。
90%的大学生愿意接受性教育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是“性泛滥”,而是对性的无知和困惑。
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曾指导学生对300名本科生和150名硕士生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女生直到大学四年级,仍认为男女平躺在一张床上就会怀孕。
在南开大学问卷中,35%的被调查者说自己一半以上性知识来自于同学和朋友,40%来源于大众传媒,仅有8.6%的被调查者性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性知识教育有必要。有被调查者说:“学校应认识到不要让大学生‘被迫’用非法手段了解性知识。只要学校主动做,我们就会配合”。
学校缺乏系统的性教育课
虽然学生和老师对大学开展性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在性教育上仍羞羞答答。
某知名高校一位姓高的女生告诉记者,学校基本没进行过系统的性教育,多是组织大家看一场录像,进行一两次讲座,这对于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太“小儿科”了。
袁辛认为,告诉学生们知道什么,并不是鼓励他们去做什么。教授大学生健康性爱、受孕、避孕、性病、艾滋病等生殖健康知识很有必要。
北京大学针对本科生开设了性教育公共选修课,此课程授课时间每周一小时,学生需一学期修完,主要讲授性器官构造、发生性关系的过程、性行为保护措施等。一位姓李的学生告诉记者,每周来听课的学生爆满。
袁辛认为,性教育应是综合、立体、积极的,既应该有针对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也应该有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选修课”;既应有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卫生院、计划生育办公室等多方面参与,也应有专题讲座、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理及心理问题,建立正确的性观念,达到性教育最终目的。
时间:2020-03-27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大学生为何不愿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 狐狸见自己确实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来,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说:“这些葡萄根本没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