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成人?

 转眼又到了新一年开学的日子,回顾我的大学时光,入学的欢迎条幅在阳光下随风摆动的画面,仿若仍在眼前。

这两天看新闻,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的西安高三学生林嘉文,在患有抑郁症半年后,选择了自杀离世,年仅18岁。另有一名15岁的武汉初三女孩小夏,从18楼家中跳下,疑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而走向极端。

看到这些消息,我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字,惋惜。青春还未绽放,生命却不复存在。人生大好时光,从此以后,每一寸日光,每一缕花香都将被辜负。想起电影《此间的少年》里,朱聪老师对令狐冲说,“你们年轻人啊,老是把什么事都看得很重。我说啊,这些破事,和以后比起来,那都算不了什么。你看看那些考不好就跳楼的那种,他们要是再多活二十多年,肯定自己都要被自己笑死……”

只是,在一个孩子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候,他看不到生命中有很多事可以云淡风轻地处理,很多事并不值得自己赔上余生。他们的直接想法大多来自身边的亲人和接触到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告诉他,你要穷毕生努力,成为一名精英。
《读者》3月份新刊里有一篇文章叫《儿子“成人”记》,作者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很多朋友甚至建议他去给孩子做智商测定,但是,在他眼里,儿子热心助人,嫉恶如仇,热爱体育,健康阳光。以一纸成绩否定一个人实在让他觉得可笑。

他也曾怕儿子不成才,可是儿子反问道,“如果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当大官、发大财才算成才,那全世界几十亿人不都白活了吗?”“成不成才,我不知道,但我保证成人。”作者又问道,什么叫成人?儿子答,“做普通人,过平常日子。”

这个答案让作者陷入了沉思,也给了我很大的思考。难道所有人一生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精英吗?

在任何一个社会,像马云、刘强东这样的精英总是少数,梦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很多人大半辈子围困在失败感和无力感之中。我的父母和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父母一样,从小望女成凤,对我寄予厚望。他们也时常教导我学习上要力争上游,好在只是让我尽力就好,而不是逼迫我非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即便毕业工作了,也只是告诉我,做到独立,能养活自己,工作开心就可以了。可是,更多的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象中的人上人。
时间:2020-03-24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