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你的心理话对谁说?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农民工问题的日益关注,农民工落户、农民工就业、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等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正在不断得到改善。近几年,沈阳市也在提高农民工待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农民工切实享受到了帮扶和温暖。今年9月,沈阳又立法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然而,记者在近日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沈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很多隐忧,仍需社会各方的帮助解决。
据调查,目前沈阳市有农民工138.5万人,跟随父母在沈阳生活的农民工子女约有5万人,他们的年龄多在7岁至15岁之间,除完成作业,基本没有什么课外活动。
与大多数城里孩子假期时间被各种学习班、补课班大量占用相比,这些农民工子女几乎没有参加补课或各种学习班,而适合他们的一些科普参观活动、文化图书阅览和各种知识讲座等,他们也几乎没听说过。
记者与有关人士日前对和平区等市内5区及辽中的200名农民工子女(包括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60名,随父母在沈阳打工的14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令人堪忧。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内向、敏感、和父母沟通有困难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你的心理话对谁说?
10月中旬,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周永梅、王颖,国家二级心理师冯一茗、冯狄到辽中15中学,对60名父母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分为面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
“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存在掩饰内心敏感现象,一方面他们内心中隐藏着自卑感,一方面他们又非常渴望与人沟通,渴望被关注。”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专家周永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四位参与调查的心理老师,每人面谈15个学生,面谈半小时。调查问卷包括:“你有心里话对谁说?”“你认为自己的童年幸福吗?”“你和父母每月在一起的时间有多久?”
面谈和问卷调查的汇总结果是,60名留守儿童中50%有“自卑、内向、自尊心强、敏感、渴望被关注”等心理问题。同时,引起心理专家关注的是“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差,吃、穿、住、行与城市孩子差不多。但是,由于这些孩子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生活,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出于愧疚心理,这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是尽量满足的,甚至有的家长会过于溺爱孩子。”
“由于父母在外地打工,他们多半是和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一起生活。在家里学习期间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效果不好,容易拖拉。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在中等偏下。”
周永梅说:“我最担心的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懵懂不明,他们又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么这些孩子的未来出路又会如何?”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刘萍表示:“每年寒暑假,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无人照看,这不仅使他们的安全缺乏保障,社会活动参与度低,使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心理健康成长。”
父母和子女都不擅沟通
沈阳市和平区砂山街第四小学,于2004年5月被确定为沈阳市第一所农民工子女就学指定学校,目前学校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2名农民工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95%。该校为每位农民工子女建立《成长档案》,开设了心理沙盘室,定期为农民工家长开办讲座,转变家长教子观念,改进教子方法,提高家长素质。
记者采访到了学校的唯一一名心理老师褚玉蓉。据她介绍,目前在砂山四校的五六年级开展心理健康课,因为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同时还面临着环境转换(即将升入初中)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孩子的父母几乎都在沈阳打工。但是,他们普遍存在着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的问题。家长具有榜样作用,由于他们自身不擅长沟通,孩子会受到不良影响。”褚玉蓉深有感触。“虽然农民工家长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效率不够。他们不知道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褚玉蓉说:“这些在沈阳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一样,普遍存在着自卑、羞怯、敏感、渴望被关注等问题。”
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关注
“这次调查比以往的结果要好!”周永梅说。最近几年,她曾多次接触农民工子女,并多次配合团中央等机构,开展农民工子女调查工作,对这次的调查结果,周永梅看到了希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假期无人照看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沈阳市妇联从今年开始,实施“蓝天计划——援助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站”项目,将在全市建立10个社区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站,辐射周边3000余名农民工子女。皇姑区黄河街道扬子江社区、铁西区启工街道重工新村社区、苏家屯湖西街道葵花社区等,都安排了一些活动让农民工子女参加,沈阳少儿图书馆也对社会全面开放。但是,就5万多农民工子女而言,能够参加这些活动的还是少数。
褚玉蓉说,现在,这些农民工子女比以往更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更主动地走进沙盘心理治疗室。而孩子们的家长也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他们没有学会合理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捷径可走,需要老师、家长、心理老师、社会各界直接与他们接触,并且需要长期性。
时间:2020-03-03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大学生为何不愿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 狐狸见自己确实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来,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说:“这些葡萄根本没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