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机器人教育进社区(一)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从国内考察到出席大会,从主持集体学习到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对科技创新谋篇布局。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需要我们从“小”抓起。为推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努力贯彻科技兴国的战略,2022年8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器人服务与宣讲青鸟筑梦志愿服务”主题实践队(机器人协会)在成都市成华区狮子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让小朋友们从认识机器人开始。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机器人。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机器人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应用成绩,其种类也不胜枚举, 几乎各个高精尖端的技术领域更是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在这期间,机器人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机器人只能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工作,这时它好像只有干活儿的手,不懂得如何处理外界的信息;第二个阶段中,机器人好像有了感觉神经,具有了触觉、视觉、听觉、等功能,这使得它可以根据外界的不同信息做出相应的反馈;第三个阶段,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面的世界,而且它还能够不断自我学习,用自己的思维来决策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但是科学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机器人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现在及未来的机器人发展需要我们新一代青年的力量。
   本次实践项目依托于成都理工大学机器人协会, 利用学生们自己制作的各类创新性机器人(例如玻璃清洗机器人、病虫害检测机器装置、轮腿式变胞机器人等)进行志愿服务及科普教育活动,希望小朋友与机器人的互动能让小朋友们感受到机器人的“可爱”之处。
 

机器人协会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向乡村孩子们展示机器人产品、进行机器人启蒙教育。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对自己带去的各种小型机器人向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简单而有趣的解释,并带着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最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基础的几种机械结构,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启孩子们认识和学习机器人的启蒙之路。
 

孩子们对我们带来的机器人抱有极大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围观可爱的球形机器人“表演”,并且通过手机蓝牙控制机器人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动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们也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进来,对眼前各式各样可爱的“小东西”产生了兴趣、与我们交流其功能和原理。团队成员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众人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机器人任意运动并保持平衡的原因。引来了社区家长们的一致认同和儿童们的喜爱。
在此次实践活动过程中,利用机器人产品对孩子们进行展示与宣讲,不仅可以加深小朋友对机器人的印象,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而且我们成都理工大学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协会的机器人知识启蒙教育活动也会寓教于乐,将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播给孩子,同事也得到了孩子家长们的认可。
 
时间:2022-08-26 作者:郭航硕 葛俊玮 颜小钧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关注:
  • 走进社区实践,展现胡杨精神
  • 为了迎接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尽早适应社会上的生活,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第在第十四昆玉市皮山
  • 08-26
  • 社区服务建友谊,民族团结一家亲
  • 七月,山河、信念、诗篇都显得格外宏伟;七月,树木、理想、未来都显得无比壮阔;七月,生命、万物、青春也显得那么蓬勃;迎着七月的盛
  • 08-26
  • 走近风筝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为积极响应共青团号召,致力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22年8月25日,曲阜
  • 08-26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