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飞机承载大大的科学希望
2024 年 7 月 22 日,在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村,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小村庄,“烟育菏梦”支教队的到来,如同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希望。而这一天,一场精彩绝伦的科学实践活动,更是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校园,给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即将展开的奇妙故事。科学实验课的教室中,孩子们早早地端坐在座位上,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开始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势能以及伯努利原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老师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例子。他描述着风吹过纸张时纸张飞起的情景,解释着这背后风所施加的力量与势能的变化;又讲述水流冲击石头时石头的移动,将水流的力量与伯努利原理联系起来。原本在课本上晦涩难懂的科学概念,在老师生动的描述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不时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便纷纷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思维如同被点燃的火花,在知识的天空中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讲解结束后,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动手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的环节。当材料发放到他们手中时,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材料,按照老师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开始组装。
有的孩子眉头紧锁,认真思考着每一个步骤。他们仔细地对比着图纸,生怕出现一点差错。每一次拼接零件,都仿佛是在完成一项重大的使命,专注而投入。有的则与同桌小声交流,互相帮助。“你看,这个零件是不是应该这样安装?”“不对不对,应该是这样。”他们在交流中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每一个零件的拼接,每一次的尝试与调整,都倾注着他们的热情和努力。一个小男孩因为总是安装不好机翼而急得满头大汗,旁边的小伙伴看到后,主动伸出援手,“别着急,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小男孩终于成功地安装好了机翼,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经过一番努力,一架架小巧精致的橡皮筋动力飞机逐渐在孩子们的手中成型。他们仔细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眼中满是自豪和喜悦。
终于,迎来了放飞飞机的激动时刻。孩子们欢快地跑到操场上,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精心制作的飞机,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映照着他们红扑扑的脸蛋和明亮的眼睛。
老师站在操场中央,大声说道:“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的飞机一起飞向蓝天!”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用力将飞机掷向天空。那一刻,一架架飞机如同展翅的小鸟,带着孩子们的梦想和对科学的向往,直上云霄。飞机在空中翱翔,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有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孩子们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缓缓落地,孩子们赶紧跑过去捡起来,重新调整再次放飞。整个操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孩子们的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赞美探索与创新的赞歌。
一个小女孩看着自己的飞机在空中自由飞翔,开心地说:“我以后要当一名科学家,制造出真正能飞的大飞机!”旁边的小男孩也大声说道:“我也要,我要让飞机带着我们去看世界!”
通过这次动手制作和放飞小飞机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亲身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和细心,在遇到困难时学会了坚持和思考,在与小伙伴合作中学会了分享和互助。
这一天的科学实践活动,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自己的无限潜力,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不断成长,引领着孩子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园,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离开了操场。他们手中的小飞机,或许会在某个角落被珍藏起来,但这一天的记忆,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烟育菏梦”支教队的老师们,用知识和爱心为苫山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教育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们会带着梦想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去追寻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
通讯员 何继涛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