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色铁道立奇功,英雄足迹永向前

发布时间:2024-08-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多彩大学生网枣庄8月5日电(通讯员 薛刘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传追溯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队员于7月26日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深入了解这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战历史,学习弘扬铁道游击队精神。
       图为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王震摄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路东首,是为了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装力量,隶属于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该队以薛城为中心,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奏响了民族救亡的最强音。踏上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的土地,登上数级台阶,巍峨耸立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逐渐显现,团队成员以肃穆的神情瞻仰着纪念碑,位于纪念碑之后的便是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团队成员伴着《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声,准备进行一场跨过时空的穿越,见证鲁南铁道大队的恢弘功绩。
       进入纪念馆,团队成员通过馆内陈列的图文、影像资料了解到许多抗战时期以小击大的战术,包括但不限于铁道游击战、水上游击战、麻雀战、雪地战、伏击战,令队员们感叹于人民的智慧。
       顺着纪念馆路标向前,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唯一能与外煤竞争者”的中兴矿局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点燃鲁南革命的星星之火,看到了被日军压迫的工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压抑的环境令参观过程难以喘息,但革命战士们无畏、乐观、抗争的精神也感染着队员的内心。
       纪念馆内的纪录片、革命文物、人物塑像生动展现着抗战时一个又一个英雄事迹,其中《夜袭洋行》的故事以纪录片的形式带着观看队员穿越回了那一个紧张、惊险的夜晚,革命志士洪振海、王志胜趁着夜色在刀尖之上捣毁日寇的谍报基地,击毙两名日军高级军官,为党组织深入枣庄成立了鲁南铁道大队创造条件。战士们的冷静沉着、勇敢果断使参观成员无限敬佩。
       在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铁道游击队战斗所依靠的铁道不止是处决日寇的绞索,更是运送物资、护送党政军干部的红色道路。鲁南铁道大队依托抱犊崮根据地,在铁道线上、微山湖中浴血奋战,运用游击战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打得日军魂飞胆丧,开辟并保卫了山东、华中赴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和黄金护送通道,先后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等千余名党政军干部及黄金等重要物资过往,受到山东军区表彰和中央首长表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功绩。
       图为鲁南铁道大队护送刘少奇 王震摄
       更令团队成员惊叹的是,鲁南铁道大队接受了抗日战争八路军唯一一次接受的日军正式投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盘踞在鲁南地区的日军向津浦铁路沿线集结,负隅顽抗,鲁南铁道大队配合主力部队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迫敌1000余人在沙沟缴械投降,收复失地。 
       图为日军在沙沟向八路军投降画作 王震摄
       在纪念馆之中,死亡的真实和历史的厚重压得每一个成员喘不过气,而等到走出场馆,眼前豁然开朗,温度急剧升高,有夺目的太阳和蓝天白云,这时如果回望,会恍然发觉,有一些人永远留在了黑暗的时光中,而团队成员有幸完成了这一次穿越,这种过去与未来的联系使良善聚集于队员心中。
       图为纪念馆中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王震摄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英雄事迹历久弥新。特别是铁道游击队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忘我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对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的参观,使得团队队员深入学习了铁道游击队“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机智灵活、敢于亮剑”的精神。缅怀先烈,以不忘走过的过去,致敬英雄,以激励坚定地前行。
                                                                                                                                                                                                                                                                     投稿:薛刘轩
                                                                                                                                                                                                                                                                     审稿: 王震
作者:王震 来源:社会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百年非遗月饼,匠心储存乡愁记忆味道
  • 返乡创业筑梦合水新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 深入废水处理,净化工业血脉:山威学子清澜溯源调研团社会实践之聊城篇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