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江西农业大学“乡村产业振兴新探队”研究生实践团赴吉水县八都镇,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
测量希望田野,助力乡村振兴17日,在八都镇农技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对水稻试验田进行了精细的分垄作业,成功划分了不同品种水稻的试验区,并着手进行测产工作。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农技人员向团队成员详细讲解了测产的基本步骤及其重要性。农技人员强调,水稻测产不仅为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且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也融合了科学精神的价值。
构建产业之翼,探索全链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深入了解八都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发掘八都镇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潜在动力。实践团成员在八都板鸭公司有关负责人带领下,前往八都红毛鸭保种场、八都板鸭公司以及育肥基地等地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考察与专业交流。实践团通过探究板鸭公司构建的从鸭苗繁育到成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探索构建全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编织梦想翅膀,护航儿童成长为响应留守儿童关怀行动,实践团访问了八都镇银村小学。在校期间,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手工制作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编织竹编扇,借此机会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随后,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引导孩子们在参与各种运动项目中强身健体,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青春奋进,挺膺担当。此次行动不仅是实践团对“联农带农”模式的深入探索,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投身。实践团成员将专业知识倾注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踏足乡野,实践团以脚步丈量土地,用心感受乡村的盎然生机;以知识铸就翅膀,以汗水挥洒成墨,书写青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