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7月19日上午11时,阳光洒满了大地,红心铸魂实践团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中国领土的最东端——乌苏镇。这支队伍在王书记的率领下,怀着对边疆地区的无限敬意和好奇,走进了乌苏镇军警地企展示馆。
乌苏镇,这个位于中国最东边的边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红心铸魂实践团的成员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浓厚的国防氛围和军民融合的深刻内涵。
在军警地企展示馆中,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了解了乌苏镇在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展现了乌苏镇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示馆大厅入口(东北农业大学 张诗笛摄)
来到展馆内部,在一块块红色的展板上可以看到,乌苏镇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边境党建引领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结对帮带、双向促进、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格局, 让党旗在祖国东极高高飘扬。
如今乌苏镇的安宁景象,离不开边境派出所的辛勤付出。它位于祖国陆地最东端,始建于1965年,素有“东方第一所”之美誉。工作人员采用十分激昂的口吻,介绍着乌苏镇边境派出所的种种,不亏发挥着攘外安内的作用,成为祖国边疆的左膀右臂。
工作人员的演讲(东北农业大学 孙泉琳摄)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交流。在谈及“乌苏镇近些年有什么变化?”这一话题时,工作人员展现出从容不迫的态度,详细介绍了乌苏镇从小渔村到东极第一镇的华丽转变,并强调了赫哲族文化在镇上的传承与发展。据悉,乌苏镇位于我国的最东端,曾是一个以渔业为主要产业的小渔村。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乌苏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东极第一镇。
在乌苏镇的转变过程中,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赫哲族作为当地的原住民,其独特的鱼皮画手工技艺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镇上的手工艺人们用传统的鱼皮画技艺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赫哲族文化的魅力。
工作人员表示,乌苏镇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文化根脉,坚持将赫哲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开设手工艺品店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赫哲族文化。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赫哲族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访谈让实践团成员对乌苏镇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纷纷表示,乌苏镇的华丽转身不仅展现了地方政府的决心和智慧,也彰显了赫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乌苏镇的发展动态,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画面(东北农业大学 刘一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