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蚕桑振兴,白鹤之行——西南石油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3-08-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投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7月11日,西南石油大学“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实践队前往宜宾市江安县白鹤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图为宜宾市江安县白鹤村 白昊铖摄

白鹤村位于江安县最北端,利用本村自然优势,围绕“桑葚花香、九桥白鹤”的发展定位,以蚕桑为主导产业,着力建设“四变五新”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体经济排头兵。

图实践队前往桑叶地 白昊铖摄

12日上午,实践队成员前往当地的蚕桑基地,实地参观了基地的养蚕模式。队员们背着背篓,与村民一同下田采摘新鲜桑叶。

图实践队在桑叶地采摘桑叶 白昊铖摄

采摘完毕后,队员们分批在蚕桑基地忙碌着,一些成员负责对桑叶进一步加工,将桑叶放入特定的切割机中

切碎,其他成员负责将切碎的桑叶放在蚕床上投喂蚕宝宝。


图实践队在切割桑叶 白昊铖摄

图实践队在喂桑叶 白昊铖摄

在投喂完桑叶后,队员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确保幼蚕有足够的空间生长,队员们开始“分床”,将一张蚕床分成两床,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却是育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由于蚕的生长周期很短,从一粒粒芝麻粒小的蚕卵,长成如粉笔般粗细的五龄蚕也仅需要20多天。

图实践队在分蚕床 白昊铖摄

同时为深入了解蚕桑基地的发展模式,实践队还采访了蚕桑基地的管理负责人——刘国兵。在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蚕桑基地在政策引导、返乡创业者的帮助以及当地村民的支持下不断发展,最终成为白鹤村特色产业最大的支柱,并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图实践队在采访蚕桑基地负责人 白昊铖摄

农户们不再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生产与销售,白鹤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加大发展力度,以专合社培育为重点,推动了铁清镇蚕桑产业的发展。

在历史进程中,青年始终是一支强大的、有活力的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经过此次实践活动,队们深刻体悟到在这个发展的时代,青年们更需牢记使命,担负着时代大任,以自身所学为发展赋能,用奋斗青春的底色,擘画发展的蓝图。

 

作者:沈丽 胡芮欣 田珈毓 江扬 来源:原创
  • 西建学子三下乡:感悟非遗之美,弘扬民俗文化
  • 重走小岗考察之路,记录乡村振兴足迹
  • 推进人民切身关怀,打造便民温度社区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