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披星戴月“赶路人”-记探访新安医家“张一帖”

    7月5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位于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定潭村“张一帖”的新安国医博物馆,“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李梃正在新安国医博物馆大门前等待。在李老的带领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进入博物馆,了解“张一帖”的传世故事。
    “一帖传世四百载,十六字家训代代传”,以内科为主的歙县定潭村“张一帖”被认为是历史最悠久的、当代影响最大的家族之一。说起“张一帖”,不得不提及李济仁和张舜华。李济仁和张舜华是“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其中李济仁是全国第一届国医大师。他们行医七十余载,把脉、开方、抓药、煎药这些技艺早已熟记在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李老介绍说,行医不仅要医术精进,医德高尚,还要遵守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准则,正因为家训家风的传承,张家流传着“一花开五朵”的佳话。末药作为“张一帖”的家传方药,形成了“调寒热,和气血”等鲜明的诊疗特色,被人们评价为“一帖良药起沉疴”,李老介绍说,末药在张根桂的改良下,拥有十八位固定的中药,并根据四时节令的不同进行加减,拥有显著的疗效,治愈无数病患。
    为了将“张一帖”这一百年医术传承并发展,李老及其夫人共同承担起家族重任。2011年,“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成为新安医学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016年3月新安国医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目前仍在持续扩建、完善中。
   目前,“张一帖”的末药不仅在歙县闻名,在全国中医流派中占有一席之地。李梃表示:作为“张一帖”的第十五代传人,我有义务去守护家族传承,发扬“张一帖”,不仅让全国各地人民都了解“张一帖”这个新安医家流派,还要让更多病患得到治疗,进一步传承发扬歙县定潭“张一帖”。团队成员胡庆龄同学说:“听完李老的介绍,不仅要学习“张一帖”高超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为新安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要身体力行的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家族精神,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楷模、行表率。”               
时间:2023-07-17 作者:崔宇欣 任晓橦 纪志诚 来源:原创 关注:
  • 电报传笑语,踢踏扬朝气———湖南大学电气院“电耀草原梦,
  • “点燃科技圣火,传递科学精神”——湖南工商大学慧湘村“科
  • 背上的星光
  • 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身上会沾上星光的颜色,而有些人星光的颜色,在背后上,也许自己看不到,旁人却能看到他闪闪发光。
  • 07-17
  •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 夏日炎炎,树上的蝉声鸣叫不止,丝丝燥意涌上了我的心头,让我不仅回想起我来到“萌芽”的点点滴滴。看着学生们成群结队的、欢快的踏入
  • 07-17
  • 爱国之情由心起,教育之心因情落
  • 清晨,伴随《义勇军进行曲》的缓缓响起,上杭中学的国旗正在跟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缓缓上升,同学们神色庄严肃穆,眼神跟随红旗上
  • 07-1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