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7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赴泉州市德华县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大铭乡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图为当地农民为队员讲解热研4号王草 王秀柔摄
推进牧草发展,助力“铭”扬天下 入夏以来,天气高温湿热,出发前队员们都忧心着牧草长势,但伴随着村民的脚步,实践队员与村民来到牧草种植地,只见牧草如人高,青葱翠绿,茎秆粗壮,一片连绵,随风而动如海浪。
据介绍,牧草名为热研4号王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米,无论牛羊猪或是兔皆可吃,其亩产一年可达35吨,仅一颗牧草就可达30余斤。实践队员认真观察土地情况,发现土地干旱,询问村民,了解到热研4号王草耐干旱,任何性质的土壤皆可种植,而且它产量高,生长快,适口性好,广泛种植于多地。
“这个牧草是推动当地发展的大帮手啊!” 曾国泗说

采集样品图 黄鑫淋摄
实践队员采集两株样品,准备为其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数据,整理资料,为当地村民提供种植方案。在未来实践队员还会与村民密切联系,解决农民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合作社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介绍黄精 黄鑫淋摄
遍地是黄精,振兴有力量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优先发中草药和谐共生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中草药,激发种植企业和药农积极性,引领和促进全县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当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合作社参观,调研。队员与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讨论中草药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带动乡村县城发展。
据悉,基地有一百余种中草药,被加工为中草药茶,药膳等产品引入市场。其满足了群众需要,扩大了产品需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夏日灼灼,田野到处是耕耘身影,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三个农”点点滴滴汇聚河流江海,“身”小力量大,终如迅猛海浪力推乡村振兴。
通讯员:黄鑫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