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怀着激动澎湃的心情,我们漫步走进了南雄市博物馆,这方天地里承载着南雄百年的历史印记,初见其貌,它由三个圆形柱组成,以俯瞰的姿态去看,它像一副徐徐展开的画卷,向来者诉说着南雄的炽烈与峥嵘。抚摸着丹矾红色的墙壁,不知道是不是烈日当空的原因,手掌处传来的温度仿佛在一点点地渗入我的身体,顷刻间仿佛穿越回到那个光辉闪烁的年代,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红色的鲜艳。
迈进展馆的门口,“雄关漫道”四个字赫然映入眼帘,这意味着征途并非一路坦荡,艰辛和坎坷接踵而至,先辈烈士不畏艰难险阻,执坚毅之剑劈开黑夜里的浓雾,为中国革命胜利的胜利点燃了一簇矩火。展馆内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星火南雄、苏区南雄、浴血油山、抗日救亡、解放南雄、砥砺奋进,如六首谱子,层层递进,越发激昂,谱出南雄往昔铿锵峥嵘的岁月,奏出那段激荡人心的红色岁月。
图为南雄市博物馆雄关漫道革命文物陈列展厅。
展内的灯光照亮了展示柜中的文物,它们是过去岁月的见证,是先驱者的勇毅无畏、大义凛然和忠贞爱国之心的凝结之物,它们沉默无声,却震耳欲聋。一件破旧的棕叶蓑衣,背后是杨尚奎心系群众的浓浓真情;一块方形石砚台,背后是谢泰谦率军奋战的猎猎忠心。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南雄的红色历史,肃缪而伟大。现代科技的结合使得展示形式不再是单一的陈列展览,影音、模型、雕塑的运用使得文物变得栩栩如生,那些战士们威武的身姿和坚毅的眼神仿佛要跃然纸上,令人为之动容。展示的文物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勾勒出了南雄人民从过去到现在的追求和奋斗。
图为南雄市博物馆内红军战士雕塑。
博物馆的角角落落,都弥漫着浓厚的革命氛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它激励着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为一个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来社会而努力奋斗。墙上印着的这句话来自《共产党宣言》,斑驳和做旧残缺的痕迹,象征着无数无产阶级受到激励,竭力挣脱枷锁,奋起反抗,在坍塌废墟上建立起新社会,扛起工人阶级的鲜红旗帜。这些红色记忆弥足珍贵,它们激励着我们勿忘往昔岁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为燃梦调研队队员在参观展厅内历史介绍。
在参观过程中,我留意到一对爷孙俩也在参观着展厅中的文物,爷爷抱着孙子,驻足在几尊人物雕像前,用亲昵的语气绘声绘色地向抱在怀中的孩子介绍着他们的革命事迹,小朋友并不识字,但也在认真地听着,他伸出稚嫩的手,触摸着古铜色的雕像,刹那间好像回到了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红色旗帜飘扬过百年征程,传接到后辈的手上,仍鲜红不褪,熠熠生辉。爷爷温柔的声音,如同春风一般,播撒下红色的种子。而孙子则像一颗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革命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传承着民族复兴的火炬。我想,这无需交谈,这是精神的同频共振,是先辈穿越风雨而来的灵魂交流。爷爷忘不了他们,我们也不会忘记。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感恩,一方面我心中流淌着红色记忆的涓涓细流,这让我对南雄的历史过往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些跳动着的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信仰。
走进那段峥嵘岁月,革命先辈的铁血荣光熔铸成今日的辉煌璀璨,每一次回眸,都是对红色信念的传承,我不是百年征程的历史见证者,交错的时间线汇聚于此,却有着同样的刻骨铭心之感。在红色光辉的照耀下,这条走向未来的漫漫长路,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