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合工大学子燃红色记忆,传铁军精神,祭英烈之魂

多彩大学生网宣城7月13日电(通讯员 陈艺萱 马煜坤 徐梦婷)“记取皖南英雄血,他年化作映山红。”为引导广大青年深刻感悟铁军精神,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筑就的伟大抗战精神,缅怀在皖南事变中献身的无数革命英烈,7月10日至12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皖南红色实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徐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泾县云岭镇开展为期三天的参观调研,开展“重走新四军道路,传承铁军精神”主题实践调研活动,对新四军在皖南背后的革命故事进行挖掘。
燃红色记忆,于军部旧址追忆往昔
7月10日,经历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实践团队抵达泾县云岭镇。稍作整顿后,便步行前往了新四军军部旧址司令部。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队开启了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第一站。
整个新四军军部旧址共分为三进:叶挺居室、新四军军部参谋处、作战会议室。叶挺将军居室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张令人动容的老照片,那是叶挺夫妇与次子叶正明的一张合影。在战争年代,无数军人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决然地将热血和生命奉献给革命,对国家和平统一、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是他们特殊的家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叶挺先生报效国家的勇气和献身使命的激情鼓舞着数以千计的士兵,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正如叶挺先生所言:“战士们,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中国一定会从战火中走向光明!”,而他的伟大精神也化作巍峨高山,筑起中国革命坚若磐石的钢铁长城。
步入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可以看到墙上陈列的一系列历史照片和文件,这些珍贵的资料诉说着那段英勇抗战的岁月。参谋处的布置体现了当时军部指挥工作的紧张氛围。桌上整齐放置着当年的文具和用具,仿佛定格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墙角的地图展示着各个战略要点和战线,展现了当时指挥员们精确而果断的决策。
图为新四军军部参谋处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孙睿 供图
第三进的作战会议室曾是新四军军部的指挥中心,是众多英勇战士们制定抗日斗争战略、决策重大行动的重要场所。如今,这座历史建筑成为人们回顾和领悟红色革命历史的珍贵之地。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作战地图,在未召开作战会议时,均可由布帘遮挡,保证了作战机密的安全性。
传铁军精神,在新时代中砥砺前行
7月11日,云岭镇驻村第一书记胡隆云同志带领各高校实践团队结合新四军铁军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经历。她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冬天在乡里抢着干最脏最累的工作的情景,习近平总书记干活时饱受冰碴和污水之苦,却展现出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这种“自找苦吃”的精神结合“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是对当代青年矢志奋斗、坚韧不屈的生动教育。胡书记用生动的故事,直观的描述,让成员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我党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以及铁军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图为胡书记为三下乡团队讲授党课 通讯员 多彩大学生网马煜坤 摄
祭英烈之魂,乘先辈荫蔽昂霄耸壑(踔厉奋发)
7月12日,团队成员在徐君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祭英烈之魂,传红色血脉。
“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这是江泽民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作的题词。沿神道而上,被分为三个层次的九十级台阶寓意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兵分三路纵队抗日,四座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和广场中心四块颜色的方石皆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的高度隐喻皖南事变战士们浴血奋战的七个昼夜,像这样极具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寓意物象在陵园中数不胜数。圆形黑色花岗石墓池后边的祭台上燃烧着常年不息的火焰,象征着先烈们熊熊燃烧着的生命之火永不会熄灭。天空中太阳的光亮从墓池上方的圆孔垂洒,先烈们的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在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怀揣着对无数先烈壮烈殉国的悲痛沉重和对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的崇高敬仰,向长眠于青山中的革命烈士们敬献花圈并三鞠躬默哀。在那一刻,一只花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它凝聚着团队成员对先烈们诉不清、道不尽的感激与怀念,同时也是先烈们伟大形象在皖南人民、全国人民心底的丰碑的化影。最后,实践团队队长带领着全体队员重温入党誓词,响亮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巍峨青山之中,诉说对烈士们舍身为国的崇高精神和英勇行动的最高敬意和感恩,表达对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美好和平生活的信心与决心。或许,记忆会被时间所冲淡,但新四军踯躅于云岭、跋涉于泾川的行迹永不磨灭。
图为实践团队为革命英烈敬献花圈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孙睿 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次的暑期调研活动,让实践团队成员从历史遗物中感受到抗战革命事业的艰辛以及新四军先辈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实践团成员表示,要在“重走新四军道路,传承铁军精神”的同时,将铁军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赋予铁军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图为团队成员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合照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孙睿 摄
时间:2023-07-14 作者:陈艺萱 马煜坤 徐梦婷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关注:
  •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环境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 合工大学子燃红色记忆,传铁军精神,祭英烈之魂
  • 光谱护农田—科技纸鸢实践团运用多光谱进行农田检测
  • “炎炎夏日再出发,传袭小荷之芬芳”——“四叶草”实践团菏
  • 家国情怀心中记,红色精神永长存
  • 家国情怀心中记,红色精神永长存
  • 为了响应二十大号召,弘扬中国优秀革命文化,助力红色精神走入课堂。2023年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赴新蔡县余店镇中心小学“青葵·逐梦”
  • 07-1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