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深入挖掘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板凳龙的深厚内涵,浦江龙魂续脉实践团于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了一系列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抵达月泉社区,开启创新制作的征程。成员们勇于突破传统,创新性地采用包塑钢丝替代竹丝制作板凳龙框架。经过精准测量与反复调试,成功打造出兼具韧性与美感的龙架。同时成员运用精湛剪纸技艺,为龙身赋予独特神韵,让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的板凳龙初现雏形。这一创新不仅保留传统造型灵动,更提升框架稳固性与可塑性,为板凳龙制作工艺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随后,实践团在多个社区和公共场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互动。在月泉社区,通过“实物展示+互动讲解”,向居民系统介绍了板凳龙的起源、工艺及传承现状。活动现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糊纸绘画,有的制作橡皮泥模型,有的整理文化资料并设计宣传手册,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覆盖社区老中青三代居民,让非遗文化在社区深深扎根。
在浦江东山公园,实践团以“文化展板+绘画共创”模式,邀请市民参与创作“心中的板凳龙”。成员们生动讲述板凳龙传说,指导市民绘画,并提供创作模板与技术支持。活动共收集到10余幅风格各异的市民绘画作品,实现了非遗文化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极大地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此外,实践团还走进浦江非遗博物馆,观摩制作工艺,采访非遗传承人。他们展示自制板凳龙框架,虚心听取改进建议,还与讲解员探讨了表演协调技巧。团队精心制作的非遗传承人专访视频,详细记录了传统技艺细节,自制龙架也获传承人认可,成为后续活动展示样本。 实践活动结束后,成员们深受触动,表示此次经历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传承之旅。今后,他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浦江板凳龙文化,让这一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本次系列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让成员们深入了解浦江板凳龙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更激发广大市民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通过创新制作、广泛宣传和深度互动,为浦江板凳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通讯员 孙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