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切切期望,南京审计大学“红审兴萍”小分队为追寻红色审计历史源头,探索红色审计发展历程,来到江西萍乡,开启了一场寻根之旅。
重温革命岁月,感悟审计初心 “红审兴萍”小分队参观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聆听讲解员介绍安源工人革命斗争史。安源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运动。俱乐部在大罢工胜利后设立了经济委员会审查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早领导设立的审计监督机构。团队成员认识到这一举措体现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宗旨,即“保护工人的利益,减除工人的压迫与痛苦”。
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和还原图景,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经济委员会审查部的应运而生。这让小分队成员深入了解到,安源的革命基础和工人热情为之后秋收起义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分队成员采访了前来参观的游客,发现纪念馆通过引入多媒体展示和设计互动环节,创新展览形式,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不仅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也激发了他们对革命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展览的社会影响力。
“安源荣光,精神永存”。通过此次参观,团队成员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坚忍不拔、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认识到红色审计有效加强了革命资金的管理与监督,维护了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学习到红色审计推动萍乡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方法。
探秘红色审计之源,共绘精神传承新篇 小分队前往萍乡市采访萍乡市审计局江小斌副局长和安源市审计局叶鹤局长。叶局长首先为队员讲解了安源的红色历史并且提到安源是红色审计的发源地,是审计的摇篮。同时,叶局长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审计的本质特征;敢为人先、执审为民、敢于斗争是红色审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守住初心、练就匠心、坚定信心是红色审计人的精神航帆。
江局长从红色审计与当代审计、红色审计与乡村振兴、萍乡市审计局的创新举措等多个方面回答了队员的问题。根据新时代审计工作发展总体要求,萍乡市审计局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深入探索数字化审计新模式,提高审计工作质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萍乡篇章提供坚强审计保障。江局长提出审计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立场群众路线,审计人员要永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初心。
通过此次采访,小分队对萍乡市审计系统如何传承好红色审计基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红色审计教育,开展红色审计课堂,提升审计干部能力;二是推进落实萍乡博物馆、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等红色景点的保护工作和红色审计历史研究挖掘和宣传;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者深入研究红色历史、召开多场主题座谈会。
街巷访谈话审计,共绘发展新蓝图 小分队追寻红色审计文化建设的脚步,深入江西萍乡这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探索当地的建设与红色审计的发展。他们秉持着:了解萍乡实况,记录萍乡发展成果,探寻城市红色审计印记的初心,弘扬审计文化。小分队通过采访当地市民与商贩了解萍乡社区建设成果与人民对审计的认知程度,通过普及审计知识,强调审计作用,为萍乡城市建设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过程中,小分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审计在赋能当代审计,助力萍乡发展的积极作用。小分队成员前往安源老街等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农民、商户,向农民了解当地审计局关注粮食生产、督查挂点村粮食生产工作等措施带给村落、家庭的各方面变化,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大数据审计在乡村特色产业等项目上产生的作用,关注农民对于当地审计工作的认知与期待。受访者们一致认为审计工作在城乡发展建设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位饭店老板说“乡村的变化特别大,这离不开红色审计文化。有审计,大家能感觉到生活变好了。”
经过这次的采访队员们感受到了萍乡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热情,也深刻认识到萍乡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审计工作的步步跟进。
文字作者:南京审计大学“红审兴萍”全体成员
图片作者:南京审计大学“红审兴萍”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