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重温毛主席求学之路,传承红色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0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重温毛主席求学之路,传承红色精神
7月20日,为深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的学习、社会与革命经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习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矿物学研究生党支部暑期实践团队前往湖南一师、岳麓书院和新民学会旧址参观学习,追溯毛泽东主席的求学经历,感悟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一、探访湖南一师:寻觅红色足迹
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第一师范,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这里求学、任教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长达八年,大礼堂、八班教室、水井、阅报室……见证他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由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转变。
走进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这是1968年复建的第一师范,它完美地再现了毛泽东一师求学时期的学校布局与建筑原貌。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青年毛泽东”主题系列展示。大家认真读图文,看实物,全面细致地了解青年毛泽东的生活点滴与革命精神。漫步在校园里,团队成员看见了八班教室、自习室、大礼堂等,仿佛能听到当年学子们激昂的读书声,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深刻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图一:团队成员在湖南一师主题系列展示馆合照  朱雅兰摄

图二:团队成员参观湖南一师主题陈列馆  张佳瑶摄
 
二、游览岳麓书院:感受文化底蕴
在参观完湖南一师后,团队成员来到第二个研学目的地——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学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书院的正大门,赫然悬挂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大门,诉说着书院人杰地灵,湖湘英才辈出的故事。随后实践成员们还参观到毛主席曾经学习下榻的居室、文庙、半学斋等地方。1916年至1919年期间,毛泽东曾在岳麓书院半学斋住了一年多光景,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匾额更是给其留下的了深刻印象。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总书记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望着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曾说:“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通过参观岳麓书院,团队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和毛主席在岳麓书院的住读经历,深入学习领悟了习总书记来此考察的讲话精神。大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主席的学习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图三:党支部书记陈依为团队成员讲解毛主席在半学斋的住读经历 朱雅兰摄

图四:团队成员学习实事求是精神 张佳瑶摄
 
三、参观新民学会旧址:感悟建党先声
参观的最后一个地点是新民学会旧址,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进步团体,被誉为“建党先声”。实践团队成员们首先走进新民学会旧址专题陈列馆,按馆中专题顺序,回顾了新民学会的成立背景及其从诞生到壮大的历程,了解了学会创始人蔡和森、毛泽东等革命前辈的革命经历。展厅内陈列的文物和史料,生动再现了当年毛泽东等人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的情景。接着,党员们来到陈列室旁的蔡和森故居,以及故居周边的菜地和竹栅栏,实地感受革命前辈的简朴生活。通过参观,大家深刻认识到了新民学会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
 

图五:团队成员参观新民学会旧址专题陈列  朱雅兰摄

图六:团队成员参观蔡和森故居  张佳瑶摄
四、结语
通过此次红色之旅,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毛泽东主席的求学经历和革命足迹,还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让伟大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尹慧琳,陈依,褚文腾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矿物学研究生党支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走进源园公园,关注健康与生态
  • 2024年7月12日,水润绿途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十堰市源园公园开展实践活动。源园公园里有很多人,这为团队提供了很多访问对象,成员们就
  • 08-08
  • 抽丝传情,梦启京什
  • 抽丝传情,梦启京什
  • 8月8日,立秋之际,一场温馨而富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在京什社区童心艺术中心温情上演,圆梦支教队携手什邡市京什社区的孩子共同制作蚕丝百
  • 08-08
  • 生命与水,生生不息
  • 水润绿途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前往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市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这里风景独好,实践队队员对当地居民进行
  • 08-08
  •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守护童心港湾,暖心筑梦启航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