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乡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余杭区瓶窑镇奇鹤村进行实践考察
“以艺乡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余杭区瓶窑镇奇鹤村进行实践考察8月1日,浙江农林大学“以艺乡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再赴余杭区瓶窑镇奇鹤村,根据初次调研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吸取“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开展文化礼堂专项调查项目,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等方式进行艺术赋能,为奇鹤村贡献了宝贵的文旅发展建议。

图1 奇鹤村文化礼堂大门
实践团成员在初步掌握奇鹤村乡村文化基本信息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村中文化礼堂、良渚文化进行调查收集,通过村领导的讲述,文化礼堂是周边乡村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清朝礼堂,现在作为党建活动、研学课堂等文化场所,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礼堂内宽敞舒适,增加了党建学习、文化科普等元素,所保留的戏台、供奉台等老物件完好如初,建筑结构养护较好。

图2 奇鹤村文化礼堂内部
经过现场仔细勘察之后,根据文化礼堂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实践团成员提出通过挖掘礼堂传统文化,以艺术的展现、实践形式赋能奇鹤村文旅发展的建议,提出增加文化礼堂艺术视觉元素,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乡村文化IP、创新研学教育形式,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内容,发挥文化礼堂教育与传承的双重作用。

图3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的交流沟通
通过游线串联、空间规划、更新设计等,结合文化礼堂、秋坞遗址、石坞遗址,利用数字存储技术对良渚文化开展整理工作,并利用数字平台传播推介,激发人们对奇鹤文化的兴趣,构建一条集自然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生态教育于一体的艺术乡村文旅游线——“寻奇鹤风华录”文旅游线,得到了村领导和村民的一致肯定。

图4 团队与村领导进行交流沟通

图5 “寻奇鹤风华录”文旅游线
实践团成员结合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知识,为奇鹤村未来文旅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是团队成员人生成长中一次难得经历和宝贵财富。
作者:乔若男、程钰涵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走近魅力黄家,聆听历史故事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探寻苗乡情,圆梦黄家镇”乡村振兴团于7月13日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黄家镇先锋社区,开展暑期“
- 08-07
- 寻忆峥嵘岁月,传递革命火炬
- 7月9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敬山扶花,美德相传”实践团队前往托喀依乡拜访退役军人,致敬其过往荣光。
- 08-07
- 扶花之行,意在常青
- 7月8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敬山扶花,美德相传”实践团前往托喀依乡喀尔墩村开展儿童教育活动,旨在助幼健康成长,如至扶花向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