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认知障碍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 年全国大约有 5000 万的痴呆患者,预计到 2050 年可能会增长到 1.5 亿人,深入研究认知障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找回困在时光里的爷爷”实践团队积极开展关于认知障碍情况的深入调查,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与社会关怀紧密结合。
1.社区之访
团队成员走进群力社区和新北社区,依照预定计划,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包含不同年龄层次和社会背景,访谈围绕居民对认知障碍的了解程度、认知障碍在生活中的常见表现、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态度等方面展开。多数居民表示对认知障碍有一定的认知,但了解程度相对有限,认知障碍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为了更广泛地收集信息,深入了解社会大众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态度,团队精心设计调研问卷,在社区内多个地点,向不同年龄段、性别和职业的居民发放问卷。居民们积极配合,认真填写问卷。问卷主要涵盖基本资料和认知障碍态度量表,以便深入探究调查对象对认知障碍患者的看法和态度,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2.医院之行
作为认知障碍治疗的关键一环,医院发挥独特的作用并提供独到的视角。实践团队深入苏州明基医院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医患对认知障碍的认知情况,以及医院针对认知障碍所设立的专门门诊的运作状况。

实践团队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详细询问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接触到的认知障碍病患案例,着重考察了医院中负责治疗认知障碍的神经内科科室。随后,团队成员对病患及家属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以获取他们对认知障碍的认知程度、治疗期望以及在就医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队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推动认知障碍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认知障碍的预防与非药物干预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