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数字蝶变,乡愁记忆——中量大“‘浙’乡和韵”实践团队赴嘉兴市嘉善县三村开展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4-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24 年 7 月 29 日,中国计量大学“‘浙’乡和韵”实践调研团走进了嘉善县的联谊村、马塔塘村及蒋村村,展开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意义的实地调研,旨在探寻这些乡村在生态、产业、文化等多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如何凭借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创新开辟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道。
蒋村村正以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在这里,传统与创新并行不悖,水稻和油菜的轮作与稻田养殖小龙虾和鱼类的新兴绿色产业相得益彰,既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又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在环保方面,蒋村村通过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和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度,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村里的垃圾分类劝导员和与质量集团合作的经济治安系统,不仅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还通过积分兑换制度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
 
在产业发展上,蒋村村虽以传统农业为主,却不断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喷洒、智能灌溉等,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包括民宿、特色餐饮等,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创新活力。硬件和软件的升级,以及数字化平台的建立,为未来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为了方便游客,村里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游客可以通过它预约小火车、游船和预订民宿,使得旅游体验更加便捷,为蒋村村创建浙江省第四批省级未来乡村的目标添砖加瓦。
联谊村通过政府的投资,对农村生活环境进行了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照明和绿化等在大湾地区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该村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网格化治理模式,采用"1+3+N"的模式,即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警和志愿者对所有农户进行全覆盖的常态化走访,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有效解决问题。通过"浙里网络连心系统",村庄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服务与管理,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联谊村的产业发展也实现了从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农业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和引进现代农业技术等手段,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居住条件,也促进了村庄的整体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塔塘则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通过网格化管理,老年人能够轻松获取基础生活服务。
此外,村里还特别推出了送餐上门服务,确保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三个村都非常重视文化活动的举办。蒋村村除了举办村晚、迎新村游园会等活动外,还会邀请专业团队来村表演,在建党节期间举办的朗诵节目,为村民们带来了新颖的文化体验。联谊村拥有一支戏曲越剧队,每月会举办一些演出活动,同时还会在暑期开展“春苗计划”,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并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协助。马塔塘村则会通过送戏下乡等活动,定期请来文艺团队为村里的老年人表演越剧、电影等节目,同时还开设老年大学,每周举办医疗讲座和文化讲座等活动。

在数字蝶变的时代背景下,嘉善县的乡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联谊村的“数字乡村”建设,还是蒋村村的生态农业探索,亦或是在马塔塘村对于老龄化的积极应对,这三个村庄都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们都展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创新,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些乡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乡愁记忆。中国计量大学“‘浙’乡和韵”实践调研团队的此次调研不仅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也为未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案例。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只此青绿实践队:垃圾变奏曲,奏响变废为宝绿色新乐章
  • 青春火夫子行志愿服务队暑期实践活动:与“泥”一起 “陶”出创意
  • 回溯陈疃路,赓续库区红
  • 2024年寒假,库区红色文化实践队深入日照市陈疃镇库区开展调研活动。为了了解库区建立背景与现状,实践队员深入当地居民家中,与其展开
  • 08-05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童心向党,印刻军魂”
  • 红色传承经典,经典启迪未来。
  • 青春火夫子行志愿服务队暑期志愿活动:粘土塑型巧手间,刮纸绘叶童心展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