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洛洛乡约,溯往循新”实践团赴金寨红军纪念园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进一步探究新质生产力对红色文化的赋能作用以及与其的结合前景,7月2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队赴鄂豫皖红军纪念园感受革命事迹并实地采访了金寨县红军研究会会长闫荣安。
走进辉煌传奇,汲取不竭动力。团队来到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漆氏祠,古老墙面上的黑白照片闪烁着历史的光芒,那段波澜壮阔的无声历史仿佛在循环播放。走进大别山农耕民俗艺术展览馆,通过参观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石器、陶瓷以及编织类工具等等,同学们在欣赏江淮文化的魅力同时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图为团队成员在鄂豫皖红军纪念园模拟指挥

告别展览馆,沉默逐渐营造着肃杀的氛围,团队走进安徽抗日战争历史展馆,愤懑于日军犯下的滔天大罪,两边立柱写着“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八个大字,墙上刻画着战士们执枪奋勇抗争的画面,种种都让成员们深受震撼。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安徽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充当抵挡敌军的中流砥柱,最后也见证了中国走向胜利。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鄂豫皖红军纪念园
图为团员在队成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前合影留念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军精神。团队成员紧接着前往梅山水库走访了“将军县”的“传灯兵”—金寨县红军研究会会长闫荣安。闫荣安老先生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队员们对闫荣安老先生的个人经历以及对金寨县的变化于其的感受等问题进行了采访。提及“传灯兵”的称号,闫老先生笑着回答“这是人民授予我的,我只想把事迹记录下来,把精神传承下去。”滔滔不绝脱口而出的参军历史让队员们看到了这位老兵的自豪与骄傲;执着于不懈探索历史细节的常态让队员们感受到了这位研究者的坚毅与信仰;谈及金寨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队员们体会到这位坚守者的欣慰与期许。
当问到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及感悟时,闫荣安老先生如数家珍,徐徐答道:“大别山精神由最初的十二个字发展为十六个字——坚贞忠诚,牺牲奉献,勇跟党走,一心为民。这些体现在对党的忠诚,体现在一心为民,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历史在时间的长河里不停地翻涌,永恒不变的是忠贞的坚守与刻在血脉里的红色基因。
 
 图为闫荣安先生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闫荣安先生
图为团队成员和闫荣安先生合影留念

通过本日活动,团队成员们对金寨县的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坚定了为国担当的决心。成员们表示将持续思考新质生产力对红色文化的赋能作用,助力金寨县的振兴,运用专业所学,践行青春使命,书写青年担当。
 
作者:张欣悦 来源:张欣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只此青绿实践队:垃圾变奏曲,奏响变废为宝绿色新乐章
  • 青春火夫子行志愿服务队暑期实践活动:与“泥”一起 “陶”出创意
  • 回溯陈疃路,赓续库区红
  • 2024年寒假,库区红色文化实践队深入日照市陈疃镇库区开展调研活动。为了了解库区建立背景与现状,实践队员深入当地居民家中,与其展开
  • 08-05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童心向党,印刻军魂”
  • 红色传承经典,经典启迪未来。
  • 青春火夫子行志愿服务队暑期志愿活动:粘土塑型巧手间,刮纸绘叶童心展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