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观龙塔新旧更迭,赏荷龟生机盎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文化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是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也因此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党的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来者于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山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一个推动文创升级的时代,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要素和资本力量,创新“文创”产业的商业模式成为各方面努力的目标,创新商业模式、商业价值、商业生态成为企业进行文化产业融合的一个主要趋势。
2023年7月11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嘉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继续前往泉州市德化县龙塔畲族村,开展第二天的实践活动。为了深入认识畲族文化对龙塔村特色产业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践队走访当地村寨,参观特色产业园:荷龟园、百果园以及中草药场,结合以畲族文化和时代精神,拍摄产业宣传片。
上午实践队在龙塔畲族村书记苏敏刚的带领下参观村寨。龙塔村当中仍保留有上个世纪的一些建筑。房屋分布范围广,也较为散乱。老屋顶上盖着稀疏的瓦片挡着风雨,木头和土胚拼凑搭建,砖瓦当中已经有些许裂缝,而这就是上一代龙塔畲族村村民居住的处所。现如今,在龙塔村村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不断发展,生活逐渐殷实。现在正在搭建的房屋多为钢筋混凝土房和砖瓦房。在龙塔村村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生活在一定程度已经提升相当一部分。


龙塔村旧屋和龙塔村新建房屋的对比 赖思宇摄
苏敏刚提到:“得益于近年的招商引资,为村中引进一些产业,让村民们有更多的留乡务工机会。”近年,龙塔畲族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8亿元,其产业推行党支部牵头、合作社农户并联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为畲药产业、水果产业、畲文化旅游业。具体是百果园、荷龟园、中草药场的建设。
下午苏敏刚带领团队成员主要参访荷龟园。龙塔荷龟(荷鱼)园项目为龙塔畲族村与福建中莲兆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共建,55亩荷龟(荷鱼)园核心种养示范区,按照“药、食、赏、玩”模式,发展“种养基地+农户+标准工厂+旅游+互联网”的产业联合体。对55亩核心种养示范区进行土地翻耕、增肥、莲藕种植、百荷百龟培育及25亩甲鱼、鲤鱼养殖。同时配套建设园区外围改水改道、观景游步道。“荷龟园及其周边的建设能够增加村民就业岗位十到十五个、村财年增收可达5万元。”苏敏刚为实践队讲述建设荷龟园产业为村寨带来的益处。

图3实践队成员体验采摘莲蓬(左郭楷南、右魏畅) 赖思宇摄
在荷龟园的预期建设中也包括农旅结合,游客体验亲身采摘过程。在参观完荷龟园后,荷龟园种植农户与实践队员共同深入荷龟园中实践体验莲蓬采摘。在七月的烈日照耀下,实践队员们兴致勃勃,初始时即使不熟练也不言弃,向农户询问采摘经验,学习农户采摘动作,在日落时分,所有实践队员已经能够熟练分辨莲蓬生熟程度,掌握采摘力度。
一个下午的时间,实践队员们收获满满,农户也将一部分莲子赠与实践队。剩余莲蓬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回收,补给农户。与此同时实践队成员赖思宇、魏畅协作拍摄宣传片,得到农户和村委们的一致认可。

图4实践队成员在荷龟园合影 陈光彬摄在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当中实践队成员深入基层,到群众需要的地方,更深一步了解畲族村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尽团队所能帮助种植农户,宣传荷龟园产业。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勤劳动手之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将畲族文化内化于心,畲族特质外化于行,将青春力量融入龙塔村发展中,将青春梦想与畲族梦想注入伟大的中国梦之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嘉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认真回顾走过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让畲族文化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