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赴蚌埠“走进红色珠海 致敬治淮先辈”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治淮陈列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治淮历程,弘扬治淮精神,深刻感受先辈们治淮的峥嵘岁月。
纵然烈日炎炎,却未挡住实践队员了解蚌埠革命历史、纪念蚌埠先烈的脚步。实践队员前往治淮陈列馆,深入回顾先辈们艰难困苦的治淮历程及治淮背景,对治淮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伴水而生、治水而荣,因水而兴、拥水而美。每一座历史坐标,总会留下时代的回响。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的帝国黄昏,淮河两岸的故事,如岸上堆积的泥层,丰厚而充满层次感。蚌埠,这颗淮河岸边的明珠,在讲述淮河文明的故事。
孕沙珠海,蚌埠文化。实践队员首先来到的是古代史陈列馆,古人言牛力虎威可斗蛟龙,湖东高良涧百姓铸造的镇水铁牛便陈列于此。根据五行学说,铁牛背铸有铭文——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着证奠淮扬,永除错垫报吾皇。每一件文物都沉淀着历史的气息,它让后人感慨时光流逝之痛,也让后人惊叹岁月有情之美。每一幅画卷上浓墨重彩的是蚌埠的山疆水土,亦是蚌埠的风情万种;每一件瓷器上凝留的是水土的味道是历史的香甜;每一本古籍记载的是满满的江湖韵事亦是忘不了的国情与家怀。随后,实践队员来到近现代史陈列馆,蚌埠地处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因地处交通要道,蚌埠自开埠以来就成为晚清政府和各路军阀控制安徽的军事,政治要地。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志士带领蚌埠人民在这方土地上前赴后继,微头颅、酒热血,最终迎来了蚌埠的解放。在陈列馆中可清晰而深刻了解到蚌埠革命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蚌埠革命史都在进行着不同的斗争,不断发展经济。陈列馆中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史实通过时间脉络串联,详细地展示了蚌埠发展史,展现蚌埠强大地生命力,让每一个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到那个火红年代的脉搏。同时也让参观者了解到革命地残酷,了解到先辈们地流血牺牲,警示后人要发展成长,要珍惜和维护和平。
在陈列馆中有这样一幕吸引着实践队员的目光,有一位女士与一位儿童在参观少先队历史故事,女士告诉儿童先锋队队员的标志的含义,让小小少年了解党史的同时也在其心中播种了一颗爱国的种子。在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员对少年进行了一个采访问答,少年表示作为中国少年,应该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以此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少年自当如此,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实践队员也深受陈列馆中的历史感染,纷纷表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向治淮前辈们学习,弘扬践行伟大的“治淮精神”,争做优秀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治淮陈列馆,了解先辈们的治淮故事,探寻治淮精神,是一场历史文化记忆的追寻之行。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治淮人“顾全大局、团结治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怕牺牲;锲而不舍、乐于奉献”的精神。实践队员表示,新时代青年要秉承治淮先辈的精神,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因此新时代青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不忘初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进取。 通讯员:储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