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学习家乡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安徽合肥巢湖市的南山雷士陵园

发布时间:2023-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今天我们来到了安徽合肥巢湖市的南山雷士陵园。
“黑云压城城欲摧”,在一个阴沉闷热的上午,“辉煌中国七十载,红色文化永传承”为了缅怀因保家卫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前往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扫墓。
南山烈士陵园现有烈士墓4座:第一座是刘卫民、陈华、宋德高、李德信、张继良、宋玉华、荚存新、刘德高等8位烈士合葬之墓。1945年9月刘卫民同志奉命率巢北武工队一行16人随新四军二师北撤,并在从苏北返回皖中的途中,积极开展敌后斗争。1946年7月9日,途经凤阳县小熊庄时,被敌跟踪包围,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第二座是应仁书烈士之墓。1943年5月在敌战区槐林镇高圩村被捕,为保护党的组织严守机密,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年仅二十三岁。第三座是夏长根烈士之墓。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陈毅同志所率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次战斗中,荣立战功。1968年参加治理淮河水患,在与洪水作斗争中积劳成疾,医治无效而逝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第四座为彭和平烈士之墓。2005年4月22日22时,彭和平在接受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处置一起闹事事件中,遭到一伙犯罪分子暴力袭击,为控制局面和掩护战友,不幸身负重伤,于次日凌晨2时壮烈牺牲。2005年11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06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们都是英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在1981年迁址于城南望城岗,这里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我们一行人下车缓缓步入陵园。站在大门处,一眼望去便是山脉般绵延不绝的楼梯,躺在那里,默数一年四季。一年有多少个脚印,在昼夜中上下翻飞、交集,或来自仰慕先烈的后辈,或来自辛勤劳动的园丁。长长的楼梯,垫脚的阶石,却写着人间最崇高的敬意。楼梯的尽头,是烈士纪念碑。为纪念巢城1949年解放,纪念碑设计高度为19.49米。碑的正面题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怀着对先烈的敬畏与钦佩之情,我们一起向纪念碑鞠躬默哀。
园内树木郁郁葱葱,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刘为民、应仁书和夏长根等烈士墓即在树木葱茏处。那里树影婆娑,花鸟相映成趣,为烈士墓营造了清幽雅致的氛围。百年树木枝繁叶茂,烈士精神万古长存。烈士的墓碑上,书写着他们的生平及事迹介绍,目睹此碑,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了一幅幅先烈英勇作战,宁死不屈的画面。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向烈士鞠躬,并利用现有的清洁工具默默地扫去墓上尘灰。
园内的另一片林木苍翠处,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墓地及一堵墙。这些小墓碑上面,刻有埋于此处的烈士生平,祖籍及牺牲原因。一些烈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一些烈士被捕后宁死不屈,忠诚于党和国家,其中,最小的一位烈士只有十九岁。在这些墓地的后方,是一堵刻有巢城已知烈士人名的墙。这堵墙上篆刻了八百多个人名,虽不如南京大屠杀纪念墙数以十万记的那般震慑人心,但仍让我感到震撼,正是这些无数的英雄,以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后辈幸福安宁的生活。
南山有幸埋忠骨,革命精神永传承。
伴随着蒙蒙细雨,我们团队成员结束了此次南山烈士陵园之行。此次出行,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现在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我忘不了默哀的情形,忘不了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他们不仅是冰冷的身体,他更拯救了民族。他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为伟大的祖国拥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今天我们虽然结束了参观烈士陵园的旅程,但是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穷的!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动。我们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峥嵘岁月之时,加深了自身对巢湖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记忆,也深刻认识到了身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能理解习总书记的“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作者:万旭 来源:个人原创
  • “世代传承济苍生,发扬中医传古今”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
  • 广西民大学子三下乡:千人下乡助瓜农,线上直播促振兴
  • 红色宣讲进校园,革命精神润童心
  • 红色宣讲进校园,革命精神润童心
  • 八月四日这次,身着部队特有服装的一行人来到了六安市霍山县黑石渡中心学校,此行的目的在于向当地的同学们普及我国军队建设知识,通过
  • 08-15
  • “走进华夏中原 开启中医之旅”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杏
  • 南通理工学院机械院小蜜蜂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