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纪念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因其承载着中国抗日军政教育史上的一段烽火岁月,成为无数后人前来瞻仰的革命教育基地。它位于海复镇东南中学的校园内,出自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之手,已历经92个春秋。1942年春天,这里成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粟裕亲自担任校长。学校共举办5期,在近3年的时间里培训了3300名军政干部,这批干部成为党和军队的栋梁之才,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启东这片土地饱含着先民们垦荒的质朴和坚韧,融入了江海的博大与雄浑,浸润着英雄儿女倾注的热血,延续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绽放出绚丽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教育之花。
四合院里点燃革命星火1942年春天,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同年5月,新四军一师根据华中局的决定,将抗大苏中大队正式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粟裕亲自担任校长。学校设军事队、政治队、参谋训练队、青年学生队、地方武装队、电台训练队、会计培训队等7个队,另附设一个医务干部训练队,全校教职员工共600余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主要对学生集中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讲授游击战术是军事教育的重点,许多启海青年和垦牧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光辉岁月喷涌红色基因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留给启东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为宣传弘扬它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中共启东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做好旧址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目前,纪念馆已成为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重要纪念场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启东市党性教育基地。

革命的烽烟早已散尽,沧海桑田换了人间,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留给垦牧故地乃至启东大地的红色基因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