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交大学子三下乡:文化遗产数字化调研

发布时间:2023-08-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契机,对于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数创文遗”团队,为深入了解现阶段文化遗产数字化程度,于8月初在杭州访问参观了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杭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
  “数创文遗”团队于良渚博物院前合影
  “数创文遗”团队在参观中发现,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杭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都采用了语音讲解(扫描二维码播放)、视频讲解(扫描二维码播放以及在特定区域的一些大屏幕播放)等一些基础的数字化手段来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历史及文物。在此基础之上,设立游戏房或者在特定区域放置可互动的屏幕,来让小朋友们答题或者选择播放动画,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加深小朋友们对历史、文物的兴趣。
  参观的家长带领小朋友们答题互动
  在良渚博物院以及杭州博物馆中还能通过租借AR眼镜的方式,更直观地欣赏文物,给参观者更直接的感受。
  丁嘉欢同学使用AR眼镜参观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中,有一块巨大的可互动的屏幕,可以通过选择地点品种、图案以及视频进而选择特定丝绸进行了解。在“数创文遗”团队此次杭州博物馆之行中,该地点可能是人流停靠最频繁的地点,无论是大人或是小朋友,路过此处都会根据屏幕提示“举起右手”。
  “数创文遗”团队同学在根据屏幕提示互动
  路过的参观者们根据屏幕提示互动
  在“数创文遗”团队此次杭州行中,可以看到各种博物馆已经在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展示,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历史、欣赏文物。也可以看到使用AR技术直观的体验,或是更具互动性的数字技术能够更加吸引参观者。期待随着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更多新的数字化应用,能够吸引更多人对文化遗产的注意。
  
作者:阮康杰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数创文遗”团队
  • 西交大学子三下乡:文化遗产数字化调研
  • 探寻社区帮扶需求,放射个体绵薄之力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助学贷款国家策,传播方能到万家
  •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乡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建设美好凉亭
  • 塔大胡杨学子三下乡:双减入校园,体育为要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