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淮师“一助一”青年志愿行动:瞻仰蒙城县烈士陵园

百年征程,千秋万代,英灵化作千万松。 烈士陵园,泪洒碑石,革命精神永不朽。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红色精神,加深青年学子对党的革命历史认同感。2023年7月4日,淮北师范大学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王鑫赴蒙城县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学习英雄的精神品质。

蒙城县烈士陵园始建于2013年,2015年建成开放。园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入口及停车区:包括停车场,管理用房,入口景观大道等;广场区:包括烈士纪念碑,悼念广场,景观花坛,浮雕墙;墓葬区:包括名人烈士冢,有名烈士冢,无名烈士冢等;以及纪念馆。2015年之前,蒙城县烈士陵园位于城区万佛塔公园内,占地面积和拓展空间有限。为更好地发挥烈士陵园应有的红色教育作用,蒙城县投入近2200万元新建了占地65亩的烈士陵园,并将境内零散的200多座烈士墓搬迁于此。
 
来的这天,蒙蒙小雨,悲伤的气氛下,“蒙城烈士陵园”六个鲜红的大字让我的情绪也更加沉重起来。走进蒙城县烈士陵园,笔直的景观大道向前延伸,景观大道中间是一条长长的水道,里面有四块浮雕,雕刻着牺牲的烈士,主题分别是“坚守蒙城”“浴血抗战”“鱼水情深”“庆祝胜利”。大道旁边展示了过去人们来祭扫缅怀烈士们的影像以及陵园的简介。

景观大道的尽头便是悼念广场,威严庄重的烈士纪念碑就坐落在广场中央。悼念广场高9米22,象征着为蒙城解放牺牲的922名烈士,但是现在据统计,不止有922名。纪念碑高19米48,象征着蒙城1948年解放。碑上刻着革命烈士誓死保卫蒙城的历史与现在人们对英雄们的深切感激与敬仰,碑的前后左右便印刻着战士们战斗的画面。

穿过悼念广场,千万个英雄长眠于此。路两旁的烈士英名墙,肃穆庄严,岿然而立,981位烈士的姓名整齐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
 

周元将军也沉睡于此。1938年5月初,安徽蒙城县被日军包围。驻守蒙城的国民政府官兵2000多人在副师长周元带领下,经过3天3夜的顽强抗敌,歼敌千余人,成功掩护了大部队安全撤退。最后因寡不敌众、孤军不支,周元以下将士悉数壮烈殉国,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抗战诗篇。
 

松柏环绕,绿荫满园,不止周远将军,数不清的革命战士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解放中国,不畏生死、英勇牺牲。青山绿水存浩气,丰姿屹立赞英魂。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热的家国情怀,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如今的和平篇章!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振奋的词语。平时人们常说“为什么平常的墓地会令人害怕,而走进庞大的烈士陵园,却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们生前是保护我们的人,死后也在保护着另一个世界我们的家人,他们的浩然正气能驱除我们心中一切恐惧,他们是英雄,谁会对自己的英雄死后感到害怕呢?
很遗憾,因为游客并不多,陈列馆并没有开放,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去看看。陵园里的每一处,都显得格外神圣每一捧空气,都弥漫着光辉人性的气息。在陵园里,历经风霜的老人,默默看守着这些英雄最后的归宿,守护着陵园文化。而身为年轻人的我们,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接好先辈们的接力棒,像他们一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前行、勇往直前!
时间:2023-07-12 作者:王鑫 来源:百度百科,本人 关注:
  • 隔空不隔爱,支教身例行
  • 长寻红色足迹  叙述红色记忆
  • 长寻红色足迹 叙述红色记忆
  • “忆往昔峥嵘,铸明日辉煌”。7月8日,为缅怀革命先烈,时刻铭记红色精神,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西行漫寻志愿者团队来到了成都市
  • 07-1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