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学子三下乡:与法同行,“典”亮人生中国青年网桂林8月23日电(通讯员 谭萧)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基层社会法治建设,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广西师范大学e趣普法团队于2022年8月17日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木双镇双贤村进行普法调研活动。
团队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双贤村,运用实地调研、访谈调查等方法,探访双贤村青少年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围绕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诈骗、防溺水等方面知识,深入当地儿童之家,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同时,面向当地的青少年与其家长,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放校园欺凌等方面的相关问题问卷,便于进行易懂、沉浸式宣讲。

(图为实践队在进行普法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宇君 摄)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经济发展,同时更需要注意广泛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加强教育等领域的项目发展。团队本次深入基层调研,进村入户,也是想通过为基层社会法制建设添砖加瓦,由此着力于推动乡村振兴。而做好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团队普法调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青少年们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才能在自己遇到不法侵害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团队提前做好活动预案,充分发挥自身法学专业特长,结合当下热点时事与经典案例,设计相关情景,模拟不法侵害或人身受到其他威胁的情景,通过与青少年的互动、对其进行讲解,让青少年进入沉浸式学习模式,让青少年真正听得懂、记得住,也学得会,以此达到团队普法的目的。另外,团队根据参与者对于本次普法宣讲活动的反馈,总结收获与经验,为团队推出的普法画本、为日后更专业化、多元化、系列化的青少年普法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我觉得校园欺凌是离我们最近的现象和问题。”当谈及在场青少年对于最为贴近自身的侵害行为时,一位小朋友这样回答。这回答也获得在场多数人的支持。这表示校园欺凌问题值得重视,而由此可知,相关的知识理应让青少年了解,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团队也抓住这一要点,针对校园欺凌中的三方主体(即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以及校园欺凌的预防、处理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加以模拟情景进行学习,寓教于乐。这也为团队后续即将推出的普法画本提供了方向和主题。
“拐卖儿童”即会给受害家庭带来巨大伤害,甚至会导致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走向家破人亡,也会给被拐卖儿童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打击拐卖儿童,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安宁。打拐,要严打,更要严防。团队不仅是对于相关防范方法仔细介绍,同时进行角色扮演,代入感十足,以此加强在场青少年们的记忆。团队将一个个鲜活案例改编成普法故事,推动高效、精准、立体普法。此外团队成员还于讲解后,进行简单的提问环节,小朋友们也都积极参与。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会成员共同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莫竹然 摄)
当问及大家是否有当法官的想法时,大家积极地回答:“想!”团队开展特色活动,组织青少年版模拟法庭,虽说环境简朴,但依然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参与。团队还向在场青少年普及了基础的法律知识,介绍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宣传我国宪法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法律小故事,让他们明白遵守法律的意义。

(图为正在开展少年版模拟法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宇君 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本次乡村普法调研之行,将团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推出趣味普法宣讲、沉浸式课堂,提高参与度,凝心聚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我国青少年普法宣讲工作增添新活力,夯实法治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与部分在场青少年合影。团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