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学子三下乡——坚定理想信念 争当先锋模范

军是一块励志石,一面刻着忠诚,一面刻着奉献
20世纪60年代末,国家由于受到外来干涉的威胁,政策上要求大力加强民兵工作建设,何新年同志正是这个时期入的伍。1969年12月,年仅19岁的何新年于大同市参军,第二年春天被调配至山西省朔州市北旺庄农场机务队副业排,从事酿酒、酿醋、做粉条等粮食加工工作。“备战备荒为人民”,在那个百业待兴的时代,何新年所在的民兵连扎根群众中,学习技术、参加生产,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稳生活。当被问到当兵期间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时,何老没有谈及生活的艰苦,而是笑着回忆道:当时高粱八分八,做成酒以后一块一斤。过去的生活并不富足,战士们离开家乡,肩负着国家发展的使命,到生产一线奉献自我,用一分一厘丈量自己的价值,用锄头和镰刀镌刻对国家的忠诚。如今的我们享受着由上一代人创造的红利,我们的下一代人也需要我们将“五老”精神传承下去,将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师是一支彩色笔,起笔书写知识,落笔成就历史
纵观中国民办教师五十年的发展转型历程,何新年老师既是见证者也是实践者。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民办教师”应时而生,随之而来的是几十年后,队伍里普遍存在的素质偏低、年纪偏大等历史遗留问题。1978年后,政府采取措施整顿教师队伍,何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任教五年后重新入学长治师范学院,接受“民转公”学习培训,一年后顺利毕业,以公办教师的身份重新回归讲台,而全国的民办教师问题也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于2000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听及此,队员们纷纷佩服何老师停教再学习的决心和勇气,何老师却从容地说:首先我是一个兵,我的天职是服从国家命令;其次,我是一个党员,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再者,我是一个老师,我要对我的学生负责。为国、为党、为人民,短短一句话,将何老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赤诚之心摊开在我们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谈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于教师而言,若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科学的教学方法无以为人师表,同样没有深厚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品格亦然。三十二年勤勤恳恳,三十二年笔耕不辍,何新年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教学岗位,像爱护自己孩子一样关爱着下一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为国家的教育事业送上一份满分答卷。
党是一根定心针,针尖争做先锋,针尾坚实后盾
谈起何新年同志身为党员所做的先锋事迹,更是不胜枚举。自1976年入党后,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是在学校任教期间兼任事务长时,改善学生伙食,为东崖底中学学生餐厅的餐食水平立下新标杆;退休后又担任起了镇上的老党员干部负责人,遇到灾害事件带头组织捐款,亲自带领生病的孤寡老人看病,逢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党员去红色基地参观等等。“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踏踏实实,尽心尽力,既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能在关键时刻做人民群众的结实后盾”,这不仅是对自己先锋事迹的诠释,更是对新一代的入党青年的谆谆教诲。队员们认真听完何老师的告诫,纷纷表态要学习何老师脚踏实地、一心为民、争做时代先锋的精神。
何为“五老”精神?在我心里,爱岗敬业是“五老”精神的价值取向,艰苦奋斗是“五老”精神的深厚底蕴,争做先锋是“五老”精神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是“五老”精神的坚定信念。“五老”精神是时间打磨出的璞玉温润有力,是浇灌心灵的甘雨无声润物,更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宝库。新时代的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下一个何新年,不一定会成为下一个“五老”,但是正如鲁迅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要不断汲取“五老”力量,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务实于自身岗位,发扬传统美德,走好时代新征程,于细微处、平凡中奉献自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做我们这一代的领路人!
 
时间:2022-08-24 作者:兰怡希 来源:采访 关注:
  • 南中医三下乡:“问道岐黄,孟河风华”薪火实践团岐黄仁术队
  • 关于东营市黄河文化馆实践总结报告
  • 黄河是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 08-24
  • 寻天宁,悟佛塔,感受中华优秀文化
  • 2022年暑假,常州工学院天宁文创小队参观天宁宝塔并结合团队优势,共同宣传佛塔文化,为促进佛塔文化的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实践结束后
  • 08-24
  • 贵州惠水县组织返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