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从未离去的铁路梦

发布时间:2024-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铁道记忆调研团成员刘昀围绕铁路精神的主题线上采访了一位特殊的对象。李嘉萌,曾就读于西安铁道学院,毕业后却未进入铁路系统,目前从事网约车运营的工作。当团队找到他试着了解与曾经的铁路学习以及铁路记忆有关的事情时,他显得很真诚,也很感慨。

  对于他就读于专业的铁路院校但最终并未进入到铁路系统工作的原因,他向我们谈到:“进铁路工作 一个是校招,一个是社招,其中校招的话是有名额的,我当年读的是民办学校,名额比较少,而社招主要靠的还是关系——我那时候校招名额满了,社招也没啥关系,投了简历但没有通过,所以就没能进去工作。”他也向我们分享到,哪怕自己没有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但当初进入到铁道学院进行学习并不后悔,他对铁路的热爱和兴趣是实打实的,那种有关机械的美感对他来说就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一样——其实到现在,他偶尔也还是会因为没能进入铁路系统工作而感到遗憾,但日子总归是要过下去的,对于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虽说谈不上有多喜欢但也不算很差了。

  在对曾经求学的日子进行回忆时,他和我们透露道,自己原来是“车辆运用”专业的学生,当年也是希望进入到铁路局的调车岗上进行工作,主要原因也是“工资多,工作少”——而对于那些想要进入到铁路院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他也真切地提出了建议:“铁路行业的水还是比较深的,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争取去到公办学校进行求学,求学期间也要脚踏实地,更多的发展都是主要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李先生还和我们谈到,他从小就是在铁路边上长大的,对铁路的情怀也是很早以前就在心中扎根萌芽了——当说到现在有些人认为铁路精神与铁路情怀只存在于艰苦的年代时,他并不赞同:“或许当从前的那些绿皮火车消失以后,未来的人们并不会真正在乎它们的存在与否,但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铁路情怀——70年代的情怀那就是绿皮蒸汽机,甚至还有闷罐车;而90年代又不一样也是绿皮,但是蒸汽机基本淘汰,电车和内燃机占主流;10年代则是各种原色车厢,绿红蓝白,还有双层……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铁路情怀和铁路精神都是在不断更新换代的,不能只拘泥于曾经的老旧火车而忽视了当前时代属于铁路的创新钻研的新的铁路精神与铁路情怀。”

  采访的最后,他回忆自己从求学到面试失败再到职业转轨的一系列经历,对于可能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而学业生活失意的后辈们送去了真诚的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铁路有关的爱与梦从未在他心中离去,而凡事仍要向前看!团队也衷心祝愿李先生以及千千万万的朋友们工作顺利、生活顺利!

作者:刘昀 宋淑轩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古老艺术的现代回响
  • 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为了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性修养,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位于无锡市的张闻天旧居开展了“
  • 08-05
  • 铁军铸魂强信念,共筑乡村健康梦——南京医科大学“归巢行”大学生志愿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 希望文印店:满足学生需求,助力学术生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