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医学子三下乡:不朽的军魂,时代的坐标

发布时间:2023-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2023年8月14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南通分队的6名成员在烈士陵园管理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南通市启东市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和祭拜。在参观与祭拜之后,当天下午成员们走入曾在1951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兵袁守明家中,并对他进行采访。
缅怀革命先烈 重温光荣历史
  8月14日上午9时,团队成员们进入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巍然矗立在用花岗岩铺贴的高架式纪念广场中央的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碑文上记载着革面战争期间启东人民的光辉历史,象征着启东人民解放前25年革命的艰苦岁月。整个烈士陵园由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纪念广场、甬道及叠水池组成,整体建筑宏伟壮观。跟随着烈士陵园纪念馆讲解员的指引,成员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中烈士史料陈列展厅。整个展厅由星火海角反压迫到践行初心慰英烈五大展厅组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从1938年春自发宣传、动员抗日,到五月份毛泽东在延安专门为启东抗战人士题词,再到1940年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为苏中四分区乃至全国抗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讲解员在“烽火东南驱日寇”讲述时,展厅里的沙盘场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那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在展厅里深入了解了启东革命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部分烈士的英勇事迹,浏览了纪念馆内一件件陈列品,深切感受到先烈们为国民捐躯、碧血洒疆场的英雄气概。
在讲解员生动的宣讲下,家乡的红色记忆逐渐烙印在了每一位成员的脑海里,家乡的红色精神也在成员们的心中久久激荡,传承的种子悄然生根。讲解员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们随管理人员来到纪念馆东侧的烈士墓区。成员们纷纷上前在烈士墓碑前献花、鞠躬默哀,清扫烈士墓前的尘埃。缅怀过去才能更好地传承未来,先烈的榜样故事将激励新时代的青年们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继续走好属于青年人的时代新征程。

采访抗战老兵 聆听红色故事
下午3时,团队成员们走进抗美援朝老兵袁守明爷爷的家中。袁爷爷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2年,山东5年,7年的抗战历练铸就了爷爷不朽的军魂。战争结束后,袁爷爷回到家乡的纺织厂做工并继续开展党员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采访的过程中,袁爷爷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入党经历以及退伍后的工作。讲到抗美援朝的战场经历时,袁爷爷陷入回忆说道:“那时我们新兵,刚加入部队十几天还没操练几次,每个人就被分配了250发子弹,紧跟大部队上前线去打仗。在那个高地上,敌人步步紧逼,为了守家园,我们必须往前冲啊!拿枪的手在颤抖,但是往前冲的脚步很坚定,心里坚定一定要守住。”说到这时,老人不禁热泪盈眶,眼前仿佛又闪过那一幕幕奋勇杀敌的战争场面。袁爷爷用他朴素真挚的话语为成员们描述了战争的艰难与残酷,也和成员们畅谈如今社会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团队采访结束后,袁爷爷拿出了他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勋章和在党50周年勋章。勋章的背后不仅仅是老人军旅征程的浓缩,更是那段烽火岁月最生动的记录。每一枚勋章都是一个战士冲锋陷阵的最好证明,是一个军人终生不可替代的荣耀,是对于那些为和平付出血与汗的战士的一种激励与肯定。
回溯那段峥嵘历史,团队成员们从老兵故事中感悟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士们身上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队员们也意识到需要在家乡多开展一些“弘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的活动,让这些老兵能走进大众视野中,不被时代所遗忘。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开展的“传承红色精神”系列学习活动之一,南通分队的成员们将从中汲取力量,增强“创造幸福的未来要靠自己”的信念,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作者:幺明卉 蔡金童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弦歌硕果长鲜实践团:致知力行调研水果保鲜市场现状
  • 南医学子三下乡:不朽的军魂,时代的坐标
  • 广东财大青年突击队亲历乡村振兴样板 汲取第一手经验
  • 丽水学院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温暖夕阳,爱在继续”暑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