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革命足迹,重温初心使命——寻访革命女烈士李平
巍巍歌柘城,铮铮烈士魂。“弘扬爱国精神,郑大学子当仁不让,维护英雄烈士荣光,郑大学子义不容辞!”为了挖掘红色革命故事,提高柘城县的红色文化影响力,郑州大学社会实践队伍三次深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进行烈士足迹寻访。
2021年寒假期间我们走访了柘城县岗王镇济渎池村,对红色遗址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通过当地村民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年仅19岁的李平为了突破敌人包围,不幸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残忍的反动军队还对已经牺牲的、当时怀有8个月身孕的李平破了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村民对该旧址的相关情况知之甚少、旧址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宣传保护工作。
2022年暑假期间,我们前往了柘城县岗王镇济渎池村周边的村庄对其展开了调研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村民对李平烈士的英勇事迹进行调查与宣传,并去往当地的小学,为孩子们讲解了李平烈士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向孩子们介绍了柘城县的一些红色文化故事。2022年寒假期间,我们再次前往柘城县岗王镇济渎池村的李平烈士纪念处。向李平同志的纪念碑献花、讲述考察感受,采访当地居民了解更多李平同志的生平事迹,通过当下流行的短视频方式对遗址进行实地拍摄,再经过精心剪辑,制作了一个宣传视频,使其得到更广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段少有人知的英雄事例。通过多次的走访,我们发现红色遗址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好遗址保护力度不够,红色文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今年2023年暑假我们社会实践队伍又一次踏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岗王镇这片红色热土进行红色文化调研,团队以李平烈士墓为调研对象,团队成员们对李平烈士参与的战役背景、战役过程,以及李平烈士的革命精神进行学习和宣传;探讨了该文物遗址如何更好地得到保护、如何更好的让烈士精神得到更好的宣传和传承。另外团队又走访了王金门晋冀鲁豫野战军临时指挥部旧址,发现其遗址保护存在同样的问题,有关事迹宣传也不到位。通过多次调查,团队成员们决定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协商红色宣传教育渠道的建立,来提升柘城县红色文化影响力、激发本地人的爱国热情,并对该文物遗址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革命烈士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深切尊重和缅怀的对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平凡普通的革命烈士逐渐被遗忘在时间的沟渠中。这在各环红色教育中都有着一部分的缺失。
李平烈士也是其中一员,事实上在我们上次的调查过程中就发现人们对于李平烈士普遍没有认知,同时也反映出柘城县区域对于红色遗址保护与传播力度不足,使得当地红色遗迹在就近区域都没有太大影响力,传播范围极低。另外申树兰前辈是李平烈士的老友,在听闻老友牺牲后便自发收集老友的革命资料,作为整理李平资料弘扬李平精神的先驱者,她说:“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而献出年仅19岁生命的伟大女性。秉承烈士遗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逐渐明白让人们更加了解李平烈士的生平也是我们社会实践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我们也为此不断奔走。通过设计问卷、发布推文等一系列渠道,不断推广我们所调查得到的关于李平的事迹,最终结果上我们成功地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切地了解这位无私奉献的烈士的故事,尽管在整个社会上只是杯水车薪的小事,但我们更明白,这就是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李平烈士的崇高精神和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她不仅是一名英勇的战士和出色的指挥官,更是一面鲜明的旗帜,激励着我们追求卓越、献身国家和人民事业。
让我们铭记李平烈士的英名,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他的英勇牺牲作出最好的回应!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不会消失的,但这依然需要不断传承与宣扬,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事实上,我们在一步步宣扬李平烈士的故事的过程中,每一位队员都被其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深深触动,正因为如此,我们愈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位英雄内心永不熄灭的熊熊烈火。在我们进行调查、宣传时,尽可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分析李平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并在保证绝对真实的情况下让大众更加了解她的内心并将一簇微弱的灵魂之火深深种植在每一位观众或者读者的内心,让李平烈士永远活在大众的内心。
在整个红色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让更多的人了知晓李平烈士的事迹,并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宣扬伟大的红色精神,我们相信着通过我们的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会主动踏足红色事迹的领域,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伟大奉献,而曾经被逐渐遗忘的故事也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