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电(通讯员 杨信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唤和吸收更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要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策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和团中央“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安徽农业大学土豆窝创新实践团队借助“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平台,为深入学习第18个“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安徽农业大学土豆窝创新实践团队组织参观走访当地知名的种植大户陈金农业合作社,并采访负责人陈金先生,了解临泉县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情况、销售途径以及各个体种植户的利润状况,探讨马铃薯种植、生产及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探讨传统马铃薯制种、播种、施肥方式、机械化水平和销售对象、渠道及运输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将专业的知识带给农户,作为两方交流桥,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将科技用于生产。由于目前尚不是马铃薯的栽培季节,无法实地考察马铃薯的种植情况,我们跟随陈金先生参观临泉县安农大新农院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土豆及玉米冷库,观察果实状态,了解有关马铃薯的贮藏方式,陈金先生及试验站相关工作人员为大家着重介绍了试验站目前马铃薯的三个品种,即河南15、红美和黑金刚,不断研发的品种是科技助农的最佳体现。
图为马铃薯品种红美(左)、黑金刚(右)。通讯员 杨信煜 供图
图为阜阳市临泉县陈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金先生为团队成员介绍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及分享耕作经验。通讯员 杨信煜 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前往周边多个村庄,走访当地农户,及时了解农民的困难疑惑,向当地政府、指导老师反映,有效地解决难题,做到科技惠农助农。通过当地农户的讲解了解到目前当地马铃薯的播种、培育、丰收等生产情况,分析当地马铃薯产业对阜阳市所作出的经济贡献。以线上问卷与线下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临泉县马铃薯产业做出进一步了解,结合当地信息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民众生活质量,大致评估临泉县农业发展水平,并作报告总结。围绕中央下发文件及当地实际情,与临泉县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交流,针对现象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图为土豆窝创新实践团队成员帮助当地农民在红薯地上除草。通讯员 杨信煜 供图
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切实增强团员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相继参观了魏野畴纪念馆、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和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回顾我党成长的历程,在寻找中国共产党在洛阳诞生的足迹中,进一步加深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图为土豆窝创新实践团队参观魏野畴纪念馆。通讯员 杨信煜 供图
图为土豆窝创新实践团队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通讯员 杨信煜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