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寻乡访田,探寻“菌”的过往

发布时间:2023-08-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翠屏湖畔、菌菇飘香。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是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此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菌临天下”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藏在福建省宁德市的“菇城”古田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探寻古田县食用菌种植的百年历史。

一、找寻田中竹荪踪迹
实践队顶着烈日,跟随一位农民老人穿梭于田野中,去寻找当今极为少见的、种在田埂旁的竹荪。足迹越深入田野,路边的杂草越密,在草尖淹没小腿时,队员们终于寻得栽种着竹荪的那块田地。弯下腰,撩开黑色的遮阳布,实践队小心翼翼踮着脚步走进了竹荪的世界。放眼望去,刚出土的竹荪尚未长出迷人的裙摆,而是像蛋壳一样蜷缩着、害羞地团抱在队员的脚边,等待蜕变的到来。
 
二、深入草菇生长环境
午后,实践队集体前往古田县凤都镇,探访了当地种植规模最大的传统草菇种植基地。队员们跟随负责人来到了菇棚内部参观,刚进棚便有一股腐烂味扑面而来,抬眼望去,菇架上面铺满了发酵过的干草堆,尚未采收的草菇零零散散地分布其上。
菇棚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长向负责人请教了草菇种植的相关问题,据负责人介绍,在草菇的菌种下种之前,应先将菇棚的门窗关紧,使用高温蒸汽将已发酵干草堆中的其余杂菌种全部去除,已保证草菇的生长环境。草菇生长十分迅速,只需十天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完成从播种到采收的流程;每堆干草可以连续采摘三茬,采收完毕的干草堆经过适当处理,可以作为优质肥料进行再利用。

负责人向队员们透露,由于该种植基地的栽培方式较为传统,生产效率已经有些脱节于市场的需求。如草菇菌床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人工铺设的方式,这一方法效率低下且味道难以忍受,但市面上暂未出现合适的机械代替。负责人表示,近期正在构思自动化草菇栽培机械的制造。得知此事,实践队决定与该基地达成部分合作,利用专业知识辅助基地完成该机械的构建。
  
三、探寻乡间自建菇棚
告别了草菇种植基地,实践队驱车慢行在凤都乡间的小道上,从路边倒退的风景中寻找农民自建的菇棚的痕迹。窄小的乡间道路弯曲地蜿蜒穿过青山绿水,顺着小道前行,经过几个弯道,映入眼帘的是几间破旧泛黄的菇棚。推开菇棚的门,一股微微的土壤味迎面而来,伴随着湿润的气息。棚内弥漫着沉闷而又独特的气氛,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昏暗的灯光透过采收残存的菇丝缝隙,为菇棚内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幽静。队员们怀着敬畏的心情,轻手轻脚地踏进其中,为这些老旧而沧桑的菇棚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指导老师|钟机
撰稿|菌临天下暑期调研实践队 林昊 张秋涵
摄影|菌临天下暑期调研实践队 顾凡、陈宇楠、施浩恩
作者:林昊 张秋涵 来源:菌临天下暑期调研实践队
  • 暑期“三下乡”|寻乡访田,探寻“菌”的过往
  •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了解黄精的种植与发展
  • 探寻英勇先烈,展现党史之光
  • 探寻英勇先烈,展现党史之光
  • 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循先迹·明党史”社会实践先锋队于8月4日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同志纪念馆,在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
  • 08-09
  • 苏科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赋园林魄,传爱国魂——苏州园林遗产
  • 寻泱泱齐风,探陶琉文化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