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佛山学子三下乡:品凤凰茶韵,助茶旅融合

发布时间:2023-08-0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了解潮州市凤凰镇的茶旅产业情况,进一步探索特色文旅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致富,2023年7月12日–7月14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赴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实践队参观了制茶加工车间,走进凤凰茶园,体味凤凰单纵的独特魅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当地茶商,调研乡村茶旅融合发展现状,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新兴趋势,助力乡村振兴。

领略茶园风光,品味浓郁茶香

调研初,成员们走进了凤凰茶园进行实地调研与拍摄。从山脚到山顶,是颠簸曲折的山路,两边一望无际的树林。放眼望去,一道道梯田层层叠进,一颗颗茶树排列整齐,微风阵阵,茶韵浓浓。炎炎烈日,仍有茶农在田间挥汗劳作,在茶农的带领下,队员们也尝试着学习采茶。成员们穿行在茶树之间,品味凤凰茶的浓郁茶香,感受凤凰茶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凤凰茶园实地调研。林梓璇 摄

 

步入制茶车间,体会制茶工艺

新韩路的队员们在东兴村两委干部陈明发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一间制茶车间,在这里陈先生为实践队员们详细的介绍了介绍凤凰单丛初制茶的加工流程:采茶—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并带领队员们认识了各种制茶工具。其中,做青工序中包括摇青和碰青。这两道工序循环四到五次不等,直至茶叶呈现三分红七分绿。之后,便将做青完的茶叶倒入杀青机中消耗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村支书强调揉捻工序中尤其讲究根据茶叶的老嫩情况控制时间,老茶嫩炒,嫩茶老炒。再经过干燥便形成初制茶。在初步了解制茶工艺后,队员们也更加深入的体会了制茶的魅力。

图为村支书向实践队员介绍制茶机器。杨晓茵 摄

 

走进茶博物馆,厚植文化底蕴

调研的第二天,团队走进潮州凤凰单从茶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凤凰茶文化。茶博馆依托潮式建筑“大夫第活化利用其闲置空间,在融合潮汕文化的基础上,围绕单从茶展现凤凰特色茶文化。馆内存有旧时制茶的工具设备,并以雕塑展示制茶工艺流程,茶博馆还设有茶艺表演,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上进一步提高游客的品鉴体验,全方位展现反凰单从茶的底韵、香气,并展示潮汕工夫茶的冲泡“工夫”成员们通过实地观察传统工具、传统工艺,深切感受凤凰茶业的传承与坚持,了解凤凰茶的文化底蕴。

图为讲解员正在为队员们讲解凤凰茶的历史。杨晓茵 摄

 

发放调查问卷,走入凤凰茶商
为了解凤凰茶商的销售情况以及他们对茶旅融合的看法队员们分为多队,分区域展开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新韩路共发放5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2份。从调研结果中我们了解到,当地茶商大多为在29一55岁的中年群体,其销售主要通过线下门店和批发市场,运用线上渠道销售的占比较少他们认为政策和人才支持对凤凰茶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问卷,队员们也深入了解到当地茶商对于茶旅融合的看法。从结果可以看出,当地茶商对于茶旅融合非常支持,他们认为茶旅融合可以引流带动销量增加,给茶商带来更好的收益,然而,当地的茶旅融合尚有宣传不足、投资不足、交通不便等问题吸待解决。

图为凤凰茶商在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苏逸翰 摄

从种茶、制茶到品茶,新韩路的队员们体会到凤凰茶的独特魅力,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研,队员们深入探索了凤凰茶产业发展的前景与现状,为探索凤凰茶旅融合创新发展道路提供保障。凤凰单丛茶产业是凤凰镇的经济命脉和总抓手,一旦没有凤凰茶,凤凰镇各个产业都将会失去经济支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茶叶种植、生产和销售对凤凰镇实现乡村振兴起决定性作用,乡村振兴的工作都是围绕凤凰茶产业来做的。用茶的发展带动旅游的发展,以茶促旅;同时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以旅促茶。进一步推动茶旅融合,需要当地茶商茶农和政府机构同心协力,共同擦亮凤凰茶旅融合新名片。

作者:张懿心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追寻城市红色足迹,继承红色铁军精神——盐城博物馆、新四军
  • 海洋与我们的母亲河,小黑山岛调研之旅
  • 以爱为桥,传播云师力量
  •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缘溪渔长坑小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