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大学子三下乡:传承紫阳非遗文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长大学子三下乡:传承紫阳非遗文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陕西7月15日电 深入茶亩产业,助推非遗文化。在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长安大学小彩虹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于2023年7月11日赴陕西省紫阳县开展“传承紫阳非遗文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1日,实践队员前往紫阳县文化馆与紫阳富硒茶陶博物馆,通过各个时期汉江流域出土的陶器及茶叶生产制造工具,了解到以周朝巴国“贡茶”为发端的整个紫阳茶发展史,并在与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茶叶加工制作技术。经过对紫阳“茶”的品读,实践队员认识到,紫阳地区长期以茶叶为种植作物,并在采茶过程中诞生了一系列的文化习俗,进而形成秦巴汉水间独特的文化风韵。
7月12日,实践队员前往紫阳县民歌汉剧活动中心,看到了紫阳当地的特色服饰,欣赏了紫阳民间剪纸技术,进一步加深了对紫阳非遗文化的了解,并交流讨论紫阳非遗文化面临的问题,积极为紫阳非遗文化建言献策。其中,紫阳山歌作为紫阳非遗文化的代表,以劳动号子为基础,以汉黄二调为唱腔,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表现了紫阳人民在生产劳作或休闲生活中的悠然自在与积极向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紫阳山歌面临着人才引进和流失的问题,地方上缺少专业的演出团体,实践团队觉得应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借助网络直播平台,为文化工作者解决生存的困境。
7月13-14日,实践队员前往“半亩茶园”,切身体会紫阳富硒茶传统制茶流程,并前往电子孵化中心,进一步了解紫阳县茶叶产业转型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
7月15日,实践队员走访紫阳村民,了解当地村民普通话掌握与使用情况,同时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工作,以推动乡村普通话的应用与普及。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长安大学实践团队深入紫阳基层,了解到紫阳县政府和紫阳人民以茶为特色的农产品,以非遗文化为旅游的助推剂,不断做强紫阳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紫阳乡村文化品牌,推动紫阳县的乡村振兴。

时间:2023-07-16 作者:喻丛 来源:暑期紫阳社会实践 关注:
  • 长大学子三下乡:传承紫阳非遗文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 “情系老人冷暖,真心济困解难”
  • 福州英华经济管理系“青春凝聚正当时,初心坚守更映红”——
  • 预防艾滋保健康,远离毒品心欢畅
  • “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 安师学子三下乡:传承经典,让经典“活起来”
  • “星火成炬,双助四促”让爱留在泰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