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早日实现国家提出的“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探索“双碳”目标,探索“双碳”目标于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振兴”,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三明市泰宁县繁珍草于濒危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为期四天的植物多样性、负氧离子浓度测量以探寻森林康养发展新形式。

图为实践队队员前往三明格式栲国家森林公园 童钰眉/供图
负氧离子有着“空气维生素”的美称,因为它不仅能有效净化空气,而且可以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是森林康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实践中,实践队队员将公园区域分为林地、水边、住宅区三组分时段进行浓度测试,检测各地负氧离子浓度以研究不同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园区负氧离子检测 童钰眉/供图
森林康养作为一项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开展保健养生服务活动,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团队通过两天对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的调研,整合格氏栲森林资源、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康养产品以及特色资源后,以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的不同森林康养基地为划分,进行植物多样性统计,以此探究森林康养地植物生长规律及效用。未来,森林康养产业将会走向大众、走向普及,团队将会持续积极宣传森林康养,让更多的人走进森林身心康养,助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前合影 张家崭/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