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访湿地水乡,寻致富秘诀

为响应学校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胡涛老师,带领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湿地水乡--龙虾小镇,探索“致富虾+旅游”撬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实践小分队”团队共计6人前往来安县三城镇天涧村“稻虾共作”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6月25日,当地周书记对来自滁州学院机电学院的大学生“三下乡”调研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学生调研团队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团队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们对周书记给予本次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在当地周书记的协助和指导下,该“三下乡”团队开展了针对当地“稻虾轮作”与“鱼菜共生”项目专项考察调研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龙虾小镇”成功运行“稻虾轮作”与“鱼菜共生”项目致富的背后深层原因,为我国乡村振兴产业助力加油。

图为本团队指导老师胡涛与团队成员出发前在学校合照。
该“三下乡”团队在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后,经过讨论最终将“龙虾小镇”的致富成功的原因归根于两点,即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两条理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调研活动开始时周书记告诉我们,在这里,当地农民将虾苗放入稻田中,稻田提供了虾苗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同时虾的粪便也为稻田提供了天然肥料。这种稻虾共作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也减少了施加肥料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周书记带领该“三下乡”团队来到的当地鱼菜共生厂房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厂房,里面有一排排整齐的鱼缸和菜床。周书记表示,在这里,我们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了鱼和菜的高效生产和互惠共赢。
 

图为周书记带领实践团队参观“稻虾共作”示范稻田并讲解运营模式。

图为周书记为实践团队介绍“鱼菜共生”厂房的发展运营模式。

图文周书记为实践团队介绍“鱼菜共生”厂房养殖鱼的种类。
在此次湿地水乡的探访中调研,“龙虾小镇”的发展模式给实践团队全体在校学生上了一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生动课程。亲眼目睹和发现了将国家上层理论基础与各地方实际相结合能够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各地方的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图为实践调研团队所有成员与周书记和乡村志愿者合照。
 
时间:2023-07-09 作者:滁州学院探索“致富虾+旅游”撬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实践小分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科技护苗长,助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特色村:绿野仙踪西溪南
  • “西溪南,为什么火?”带着这个问题,7月6日,赴黄山市西溪南探寻乡村旅游发展“流量密码”实践团来到了黄山市西溪南古镇开展暑期实践
  • 07-09
  • 乡村振兴特色村:绿野仙踪西溪南
  • 7月5日,赴黄山市西溪南探寻乡村旅游发展"流密码"实践团来到了黄山市西溪南古镇展开了一系列暑期实践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黄山市西溪南
  • 07-0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