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骨伤学院赴龙里县湾滩河镇、谷脚镇开展健康诊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5-09-18 阅读:
    来源:贵州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2025年7月4日至9日,贵州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黔南州龙里县,开展以“专业赋能健康中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医疗义诊、科普宣教、文化传承、红色教育、产业调研等系列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发放常用药品1113盒,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中医青年的责任担当。
  骨伤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合影
  健康关怀进校园,科普教育润童心
  7月4日,实践团抵达龙里县湾寨小学。针对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团队开展全覆盖式脊柱侧弯筛查,为237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并通过动态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讲解“三正三避”防护口诀。实践团在此开设中医药文化课堂,以“薄荷醒神”“丁香降逆”等生活案例解析中药原理,指导小学生制作驱蚊香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体验。同时,实践团为同学们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专题宣讲,通过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复刻品等载体,带领学生重温长征故事,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红色种子。
  实践团为湾寨小学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
  实践团带领湾寨小学学生制作中药香包
  实践团在湾寨小学宣讲“无处不在的中医药”
  医疗服务进社区,惠民举措暖人心
  7月5日至9日,实践团在湾滩河镇羊场社区、谷脚镇云龙社区及龙里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临时医疗咨询服务站。实践团师生为群众提供血压监测、骨伤疾病诊疗咨询、脊柱侧弯检查等诊疗服务,累计完成诊疗超1000人次。针对零工驿站的零工、养老中心的老年人等群体常见病,实践团精心准备骨伤科常用药品,耐心答疑,逐一说明用法用量,获得一致赞誉。
  实践团为羊场社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
  实践团为云龙社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
  实践团为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
  产业调研拓视野,农医融合谋新篇
  7月7日,实践团走进湾滩河农业公园。在智能温室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稻菜轮作”全产业链模式及蔬菜种苗直供粤港澳的运营体系。在交流中,实践团师生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结合专业优势,提出“大棚边角种植板蓝根”的改进建议,既可固氮改土,又能提升土地利用率,获得园区工作人员的高度肯定。
  实践团参观湾滩河镇现代农业公园
  实践团采访湾滩河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红色教育铸魂魄,革命精神永传承
  7月6日,实践团来到观音山红军战斗遗址。讲解员深情讲述红军战士英勇作战的感人事迹,党员师生在战斗遗址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实践团参观了当地革命教育实践基地和野生菌市场,系统了解了观音村“特色农业+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实地调研并总结了休闲旅游、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乡村体验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方案”。
  实践团在观音山红军战斗遗址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团参观观音山野生菌市场
  校地携手促发展,协同育人谱新篇
  7月8日,实践团走进龙里县中医院。骨伤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安军副教授以“中医内科疑难病辨治思路”为题,分享“辨证准确、病机明晰”等六步诊疗法则,结合临床案例解析自拟方剂在治疗外感病、脾胃病中的运用。实践团还参观了龙里县中医院骨科科室文化走廊,详细了解基层医疗人才需求,为后续校地合作奠定基础。
  王安军副教授分享“中医内科疑难病辨治思路”合影
  实践团参观龙里县中医院骨科科室文化走廊
  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师生以“服务者”“学习者”“传承者”的多重身份,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获得中国新闻网、龙城视界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学院团委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推动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需求精准对接,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贵州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团委
2025年7月10日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