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交融,提升村民语言沟通效能与文化素养,8月17日,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语桥·青春链”推普服务队怀揣热忱与使命,深入云南省澄江市九村镇田坝村,开展“归乡推普者·共筑语言梦”推普志愿服务活动。一群青春身影出现在乡野,以普通话为纽带搭建沟通之桥,让语言的种子在田埂间悄然萌动。
01入户听声:问卷为媒,联结心与心的距离 推普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率先踏入田坝村的家家户户,展开简短访谈与简易问卷调查。每一扇门扉后,都涌动着村民淳朴的热忱。志愿者与村民围坐一处,以亲和话语问询日常交流中普通话的使用情况、遭遇的难题及学习需求。从老者带着乡音的絮语,到年轻父母对子女语言教育的关切,字字句句都承载着乡村对更广阔交流世界的向往。志愿者们悉心记录每一份需求,为后续推普工作锚定精准方向,再添乡土温度。
02 书桌相伴:让普通话浸润暑假时光 暑假里,村里的留守儿童成为志愿者们重点关怀的对象。在部分留守儿童家中,孩子们簇拥在志愿者身旁,叽叽喳喳询问暑假作业的难题。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逐字纠正拼音发音;如果遇到孩子以方言表达,他们便含笑引导“试试用普通话再说一遍”。大家一同朗读课文,以标准普通话讲述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体悟语言的魅力。书桌前的耐心陪伴,不仅为孩子们解开作业困惑,更让普通话成为这个暑假最温情的“伙伴”。
03农闲课堂:傍晚乡野回荡读书声 当烈日敛去锋芒,村民结束一日劳作,晚风习习的田坝村小广场化作志愿者们的“临时课堂”。他们带领村民学习简单的普通话常用语,从日常问候到生活场景表达,以趣味互动游戏让学习过程轻松愉悦。大叔大婶们学得专注,偶有读错便腼腆一笑,更多的是掌握学习内容后的成就感。傍晚的乡野间,普通话真正融入了乡村生活,成为连接内外的“通行证”。
语言是跨越山海的桥梁,青春是赋能前行的力量。此次田坝村之行,盐城幼专“普语桥·青春链”推普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归乡推普者”的使命,让普通话走进乡村日常,亦让青春热忱在服务中绽放光彩。未来,志愿者们将坚守这份初心,让语言的种子在更多乡村生根发芽,共筑温暖绵长的“语言梦”。
图文|关君瑶
编辑|丁文清
审核|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