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铁军精神,红色宣讲润童心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6日走进社区,开展以“传承铁军精神、活化红色资源、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社区宣讲活动。此前团队参观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后,为深化青年学子与少年儿童对革命历史的精神认同,走进社区为小朋友讲述何仿、罗炳辉光辉事迹,推动红色精神传承。
精心筹备:让红色故事适配童心
考虑到宣讲对象是小朋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提前精心打磨内容。实践组员反复研讨,将何仿、罗炳辉的事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还搭配老照片、简易漫画等视觉素材。“得让厚重历史变得通俗易懂,这样小朋友才听得进、记得住。”实践组员在筹备会上说道,为了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实践组员查阅大量史料,挖掘英雄事迹里贴近儿童认知的细节,力求让每一个故事都能在小朋友心中种下红色种子。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室里坐满了好奇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里满是期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脸上,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仿佛在等待一场奇妙的历史之旅开启。
宣讲现场:英雄事迹点亮求知目光
罗炳辉: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
宣讲过程中,团队聚焦“深化精神认同”,用具象化英雄故事破解浅层认知困境。讲述罗炳辉将军事迹时,实践组员重点描绘其“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少年时的罗炳辉,因反抗压迫逃离家乡,之后投身革命,凭借勇猛善战屡建奇功。在艰苦的游击战里,罗炳辉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带着部队和群众同甘共苦。”当讲到罗炳辉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多次负伤仍坚持指挥时,原本热闹的活动室瞬间安静下来,小朋友们纷纷屏住呼吸,眼中流露出敬佩。有小朋友小声说:“罗将军好勇敢,以后也要像罗将军一样。”
何仿:用民歌传递爱国情
对于音乐家何仿的故事,实践组员从家喻户晓的《茉莉花》切入。“何仿在新四军文艺宣传工作中,深入民间搜集整理民歌,把民族音乐和革命宣传结合起来,用歌声唤醒大家的爱国热情。”讲解中,实践组员现场播放《茉莉花》经典旋律,熟悉的曲调响起,小朋友们不自觉跟着轻轻哼唱。在音乐与历史交融间,孩子们感受到革命文艺工作者“以文化为刃、以艺术为桥”的独特贡献。有孩子举手提问:“何仿叔叔怎么找到这么多好听的歌呀?” 实践组员笑着回答:“因为何仿叔叔热爱民歌,也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走到很多地方,用心去发现、去记录,才让这些好听的歌被更多人知道。”
互动交流:在问答中传递精神火种
活动间隙,实践组员设计“英雄问答”互动环节。小朋友们积极举手,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罗炳辉将军怕不怕打仗?”“何仿叔叔除了《茉莉花》,还找了哪些歌呀?” 实践组员结合史料耐心解答,在轻松对话里,传递英雄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私奉献精神。
“罗将军当然也会担心,但更怕老百姓受苦,所以就算害怕,也会勇敢冲锋!”“何仿叔叔还搜集整理了好多民歌呢,何仿叔叔把这些民歌变成宣传革命的力量,让更多人团结起来。” 这样的交流,让孩子们明白:铁军精神不只是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更是生活里对信念的坚守、对他人的关爱。
实践感悟:活化资源,走进人心
此次社区宣讲,让实践组员对“活化红色资源”有更深理解。相较于参观旧址时的历史沉浸,社区宣讲需要创造性转化。“得把英雄事迹变成受众能接受的表达,红色资源才能在代际传递中焕发生命力。”实践组员分享感悟时说。筹备中反复推敲细节,宣讲时观察小朋友反应调整节奏,这一系列实践,让小朋友们深知:传承铁军精神,既要走进历史,更要走进人心。
活动结束后,不少小朋友说“长大后也要像英雄一样勇敢” 。这朴素话语,见证家国情怀在幼小心灵萌芽。作为青年学子,实践组员既为成为红色故事传播者自豪,也明确自身责任——探索更多元实践形式,让铁军精神跨越年龄、穿越时空,转化为不同群体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播撒精神火种。
攥稿:朱欣悦 图片:何庆雯
三下乡推荐
- 红潮溯根脉,青春焕遗风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红潮溯本遗韵寻根”三下乡实践团积极行动,主动响应号召,前往淮安洪泽开展实践活动。
- 2025-08-28
- 传承铁军精神,红色宣讲润童心
- 2025年7月1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走进社区,开展“传承铁军精神、活化红色资源、厚植家
- 2025-08-28